层层加码地捞钱。
这让西域不仅记得匈奴人的大缺大德,更是对乌孙这个匈奴人的狗腿子也恨之入骨,以至于在乌孙毁约不让解忧公主的儿子继任昆弥,逼的解忧公主从娘家摇人后,西域诸国里也没几个站乌孙那边。
甚至还在一旁狂喊“撕得好,撕得再响亮些。”
有道是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几百年后,又有个蒙古帝国完美踩过了匈奴踩过的所有大坑,甚至还借宗教与修改族谱来增加其在中亚统治的合法性。
可这有用吗?
完全没用。
所以在李息的引导下,乌桓的细作经历了情绪上的数次转变,在与李息达成汉桓合作后高高兴兴地走了……丝毫没有细究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郡守,咱们把人放走真的没问题吗?”辽西郡的长史看着离开的乌桓人忧心忡忡道:“而且还把陛下的计划告知对方。”
李息瞥了眼年轻的长史,冷笑道:“就是要把利害说清,才能打消乌桓在那儿左右逢源的小心思。”
“可乌桓要是做大了,那匈奴……”
“要么拉拢,要么戒备。”
宣室殿里的刘瑞签完向北增军的诏书后十分肯定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军臣防伊稚斜胜过防乌桓。而乌桓……”
刘瑞声音稍稍一顿,表情也变得扭曲起来:“乌桓……怎么说呢!给朕一种努力了,但没努力到点子上去的无力感。”
东汉以后,乌桓人的幸运在于押对了包,跟着曹魏成功混到国家编制。
不幸的是,曹丕以后的皇帝各个短命,而且还碰到一个凿穿地板的司马家……
那可真是几辈子都彻底白干了。
第294章
郦寄作为大汉的老将与郎中令自然是有参与不少军事会议的资格,所以在对匈奴的战争上,他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大汉与匈奴在三月后开战,墨者工坊里的存货是否能尽数运向大汉边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墨者工坊这个之前被主流社会(此处特指权贵阶级)戏谑为上九流里的“小玩意”在四千名乌桓骑兵折戟辽西,大汉对闽越的战争大获全胜后迎来一波扩招热。那些看不起赤脚墨者的权贵对墨家巨子笑容灿烂,不仅开始大手笔地资助墨家,更是把继承人都送进墨家,只求对方教其一点保命之技或内部给些秘密武器,以此增加武将子弟在边境的存活率。
郦寄作为靠近皇帝的九卿也不例外,甚至是最早意识到墨家价值的武将之一。
按照武将与计然家的算法,程不识在闽越的损失应该在两万上下……这还包括路上的折损与水土不服的折损。而当战报传回关中,让人好奇他们是去闽越旅游还是打仗时,众人被那伤亡报告给搞沉默了。
“确?确定只有两千人伤亡?”内史许昌想从战报的字里行间看出端倪,可写报告不是佞臣,而是以谨慎闻名的程不识和上了年纪的墨者们。
甚至还有乌伤翁主的奏疏作为佐证。
在货真价实的战国下,没人能反对刘瑞继续给墨农医兵以及阴阳家继续砸钱,并且在民间也渐渐传起刘瑞的名言——“我们在军工业上多出一金,就能让少府少出十具棺材钱。”
兵役、兵役。
如果不是生存所迫,谁想去吃当兵的苦。
别看《汉书·艺文志》里把武士列为上九流,可这里的“武士”与“学生”一样,都是些世家子弟与已经出头的中层军官,真正的大头兵们实际就是“下九流”的“衙差”。
当然,那些躲在中原享乐的蝇营狗苟之辈们也不会说得如此难听,而是用万中无一的“封妻荫子”来迷惑那些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们,使其在前线为了老爷们的利益拼死拼活,马革裹尸。
这样公平吗?
很不公平。
可是你说这种情况能改变吗?
估计直到公元三千年后都没法改变。
所以刘瑞有且只能发展科技,然后从法律乃至社会舆论的角度逼饕餮让出战争红利的大头。
不然对被迫服役的黔首而言,他们的人生真的毫无指望。
“按照少府与太仆的计算,七成的军需应该能在开展前被送往边境。”刘瑞往右内史与河东郡放了两枚代表军需的棋子,然后把目光放到靠至娄烦,守着一条河道天险的肤施县上:“请君入瓮的那套就得在肤施县后大量屯兵。”
汉武帝时让聂壹设下的马邑之谋就是依靠雁门后的河道天险,使匈奴骑兵在深入汉地后被倒三角的河道分叉所困。
壮武侯许昌是代国出身,在文帝登基前就战过南下的匈奴部落,所以对围剿战十分拿手:“陛下在肤施县搞瓮中捉鳖怕是太勉强了。”
刘瑞对老将的建议还是很看重的,所以摆出好学生的姿态道:“是因为肤施县离长城太近了吗?”
后人根据包头市的长城遗址推断秦时长城的外壁在四米左右,多用夯土或土石混筑,很少会有极耗工期的石砌城墙。
毕竟就秦朝的财政来看,统一之战已耗完之前的所有家底,加上始皇兴建阿房,修建皇陵,直接把赋税拉大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这还不算各式各样的徭役与兵役。
如果始皇真在边境修个可以用到宋朝的石砌长城,估计不用胡亥登基,他就能被活不下去的黔首士卒合力推翻——因为那时缺人到开始放宽赎死的条件,所以承担防御工作的都是边境驻兵。
一群远离家乡妻儿的单身汉在边境呆久了能做出什么,想必各位都很清楚。
更别提西汉所用的长城大都是在战国遗迹上修补而成的。
战国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所以从云中到陇西的长城都是断断续续的,这也给了娄烦白羊可趁之机。
刘瑞: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只要我的敌人不存在了,我就花钱修补边境长城。
所以……
“如果不在肤施县埋伏一波的话……直接把右内史郡当成对战河套部落的第二防线吧!”刘瑞在宋昌解释完上郡作战的不便处后摸摸喉咙,笑眯眯道:“对于军臣而言,朕比一个上郡更有价值吧!”
此话一出,不仅是壮武侯宋昌差点喷差,就连初次参与会议的北宫旧臣都跪下求道:“不可啊!陛下。不可!!!”
乍眼望去,会议室里弯了一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大汉之君,万民之父,岂能……”
“岂能如何?”刘瑞敛起脸上的笑容,冷冷回道:“父有教子,育子,护子,爱子的责任。朕一不事生产,享有民脂民膏的大汉皇帝真能担起君父之称吗?”
“你们平日为了应景地叫上两声也就罢了,但朕还没有飘飘然到那种地步。”
“享天下人之享,就该有为天下人牺牲的准备。”
“同是大汉的领地,大汉的子民,凭什么云中郡,上党郡,陇西郡,辽西郡,辽东郡等边境子民过得那么苦,过得像个没了明日的牲口,而关中的子民,关中的达官贵人就能享受着日复一日的歌舞升平,然后做着千世万世的美梦。”要不是怕老刘家的内讧联合太皇太后商量废帝,刘瑞一定喊出那句“大汉有没有五百年都不一定呢!别想着后面如何,先把眼前的事,眼前的人都安排到位再谈以后。”
“千金之子不坐堂?”
“呵!”
“朕的祖宗要是听了这般言论,哪还有我刘瑞当上大汉天子的这天。”虽然后世时常调侃刘邦是个老流氓,甚至有史盲把刘邦夺得天下的功绩都算到韩信头上,可事实却是刘邦——这个沛县出来的小亭长一生参与过五十三战,成绩为三十九胜八平四败两不利,胜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三点五。
这成绩在历朝历代都能称得上有为之将。
上一篇:[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上
下一篇:大王万万不可!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