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原本就是秋焰研究生的专业,杨雁说的领头的老师就是秋焰的研究生导师杨絮,秋焰去拜访老师顺便聊了聊研究院的工作事项,觉得有许多想法都跟自己不谋而合,并且杨絮对于他在司法所这种基层单位锻炼过的经历十分感兴趣,当即就定下来他后续工作的事情。
从学院回来后,秋焰觉得自己悬浮的、无所依托的心找到了另一个支点,他开始查找资料、构思自己想要申报的研究课题。
法律社会学,原本就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法律不是教条主义,诸如许多法律单从理论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切入实际发生的社会环境,便会有许多无法清晰界定的模糊地带,法律无法达到惩戒与保护的目的,法社会学便是从研究种种社会问题出发,继而推进立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
九月,澄江大学开学,秋焰正式办理了研究院的入职手续,成为了一名研究员,又过了一个月,他申报了自己的课题:《从性犯罪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看司法系统应如何完善》。
在申报大纲里他阐述申报理由:许多受害者在明知很难获得帮助的情况下,以及心理耻感的作用下,往往不会相信警方及司法机构,宁愿选择忍气吞声、不报警、撤诉,由此引申到司法系统的不完善。
他在论述里还引用了一些来自香港的事实和数据:来自RainLily(一家非盈利公益组织)从2000年开始,历时17年的研究显示,参阅3501起性暴力案件,在香港,80%的性犯罪受害者都有受到他们所认识的人的伤害,一半的受害者感到羞愧,没有向警方举报。该研究还发现,其中82%的案件,都是受害人的同学,朋友,现任或前任伴侣,同事或家庭成员认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想获取犯罪证据的难度将会加大,这也是客观上阻止他们寻求正义的原因之一。
此外,当向警察举报性犯罪案件时,警察必然会并从受害者那里收集有效证据,这对大多数受害者而言也非常复杂。根据立法会的研究报告,向警方举报的案件中有五分之三(60%)无法继续进行,原因是举报延迟的证据不足或受害者撤诉。
杨絮问他,你想做这个课题,是不是跟在司法所时候你介入过的那个案子有关?
利江澎的案子是本市年度重大案件,而温遇河和利宁的案子杨絮也了解所有的前因后果,颇为关注,自然知道秋焰在这两起案子中扮演过什么角色。
秋焰承认,他跟杨絮说:“利宁是自杀的,出于极度的耻感和信念崩塌,我不知道如果法律系统完善一点能不能保护到他,也许除了法律,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变。”
他希望所有的受害人不再降罪给自己。
包括利宁,也包括温遇河。
杨絮通过了这项选题,秋焰开始着手准备工作,资料整理,案例样本采集。
他跑了很多地方,性|侵是最常见的犯罪案件之一,但是被害人却是最不愿意站出来发声的一个群体,秋焰常常吃到闭门羹,有些提前联系好的,到了当地之后临时拒绝见面,有的通过中间人联系,见面后发现他是男的,立马飞速离开。
但是半年后还是搜集到五十多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样本,男性、女性、Trans,什么性别什么年龄段的都有,秋焰将所有深度采访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性侵受害者的心理创伤》文档。
这是整个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实实在在的案例样本,报告才有说服力。
杨絮看了这份先行文本之后,觉得十分震撼,问秋焰是否愿意先行发表在一家专业刊物上,看看业内人士的反响,也算是他完整报告的投石问路。
秋焰自然同意,为着保护性原则,文本里所有受害人都用了化名,包括作者也用了笔名,秋焰用“三秋”这个名字发表了这篇案例记录。
官媒在线上刊发之后,被无数新闻和热点事件类媒体疯狂转载,秋焰临时注册了个微博,官媒在刊发时艾特过他,许多人也来到他的微博底下互动。
当然,网络世界永远是那样,好的,坏的,善良的,恶毒的一并袭来。
秋焰会浏览所有评论和私信,虽然并不会逐一回复,刻意诋毁的他都自动过滤了,他在意的是真正关心这些事的人的看法。
有一个人的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看IP地址是在距离澄江很远的一个地方,叫梨川,那人说:性犯罪的情况除了个案,还有许多集体作案,那些权力与财富的掌握者,往往也掌控着大量的性资源,当他们犯罪后,更难去搜集证据,有时候连界定是不是犯罪都很困难。
秋焰盯着这句话看了许久,他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利江澎的案子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例证,他集团旗下的艺人都是他可以随意调度使用的性资源,而且在合同条款的约束下,这样的行为被掩盖成了合法行为,而那些受害人因为利益或其他因素,根本不会去告发,若不是连星回离奇死亡,利江澎被重点调查,这件事或许会被永久掩埋下去。
他跟这个网名叫江涯的人在私信里互动起来。
江涯还跟他讲了一件事,他所在的梨川市,底下有个叫碧水村的村子,地处偏僻,耕地面积少,靠农活无法生存,因此大部分壮年男性都出去务工,有些好几年都不会回来,村子里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妇女儿童,这样的村子里性犯罪的情况十分普遍,但几乎没有人报案,就因为报案了也没用,更何况,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女人去报这种案,等于自己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她们被侵犯后连承认这种事情都很难。
江涯说,所以他们现在有意想成立一个针对这方面问题的NGO救助机构,一方面提供医疗救助,同时保存犯罪证据,另一方面需要对所有留守人员普法教育,禁止知法犯法,以及如果受到了侵害,要明白作恶的人是他人,不是自己。
他说这工作非常难,举步维艰。
秋焰突然对江涯所做的事情产生了兴趣,江涯意图成立的这个NGO机构,正是由于现有机制的不完善,才诞生的想法,而这样的举动,是在实际中贴合了他的研究课题。
他跟江涯说,你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如果方便的话,我想来梨川一趟,我们见面详谈如何?
江涯很快回复他:太好了!等你过来。
第79章 通晓法律
又到六月,清晨,秋焰坐在澄江机场候机室的时候,记起第一次见温遇河也是这么一个大热天。
那竟然已经是三年前了。
距离温遇河彻底失去消息,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最近半年天南海北地跑,沉浸在工作中,然而想起温遇河的频次却并不比以前要少,每见一个受害人,落笔写下的每一个字,都令秋焰想起他。
他想,也许有生之年他们不会再见了,他说服自己要接受,但无论何时想起,心中总隐隐作痛。
那个没有得到过答案的问题一直横亘在心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
从澄江到梨川,航行时间有足足三个半小时,几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秋焰坐着靠窗的座位,一路目睹高空之下从辽阔平原到莽莽群山。
接机大厅外,他推着行李箱驻足观望,江涯说他会来接机,不知道人到了没有。
掏出手机正准备打电话,过来一个高个子且健壮的男人,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问:“请问……您是三秋老师吗?”
话音未落,秋焰手里的电话接通,对面大高个男人的手机铃声同时响起,两人一下都笑了。
电话掐断,江涯朝秋焰伸出手:“您好您好,我是林江涯。”
原来江涯不是网名,就是他的本名,秋焰回握:“您好,我本名叫秋焰,秋天的秋,焰火的焰。”
“噢噢,”林江涯连连点头:“名字很有诗意,比笔名还好听。”
秋焰忍不住笑了,这个林江涯跟他想象中很不一样,本以为讲出那么多极有意义的道理的,做着那么严肃又艰难的工作的会是一个儒雅稳健的中年人,没想到林江涯既不年轻,也不儒雅,目测大概年近四十,还长得挺彪悍,从相貌到身材一脉相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