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马扎搬去灶边,宋清嘱咐沈之洲烧中火炖煮,自己去灶房炒糖色做红烧肉。
红烧肉和回锅肉刚做好,大舅带着大表哥一家也来了。
“表哥,你们自个儿去屋里搬桌椅出来坐!都忙得脚不沾地,不招呼你们了!”宋清在灶房扬声喊道。
都是自家人,关系亲近自然不用那般客气,客气了倒显得见外。
果然,大表嫂挽着袖子就往灶房来,让他家小哥儿出去陪阿叔去。笑道:“管他做什么?吃还要供着他不成?”
大舅娘正切着酸菜,听了这话接口道:“爷俩一个德性,吃了饭就是饭碗招苍蝇了也不晓得收拾收拾!”
这话说得夸张了,只是男人们干地里活儿的时候捡着重活儿干,回家了是默认啥也不用做的。
以前觉着没毛病,这不是有了个宋清做对比嘛!一日种一亩地,回家了还收拾这收拾那的,饭也没让沈之洲烧过几回。
“要我说呀,还是阿洲命好,嫁了小宋这么好的男人!”郑大嫂也在一旁搭腔,这话是实话,屋里几人听了也高兴。
“也算沈氏那丧德的做了件积德事儿!”大舅娘啐了一口,想着以前沈氏做的那些黑心事儿还是恨恨。
这话几人没搭腔,大舅娘跟沈氏是一个辈分的,自然不必忌讳。几个小辈就算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也不好吐露。
宋清倒是没想到这层,只是他会说些好听话,却不习惯话家常。心里觉着舅娘说得对,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头。
好在舅娘就是随口一提,很快又转了话题。这高高兴兴的总提那黑心子做什么?
糖醋排骨大火收了汁也算炒好了。张升一家却还没过来,宋清就带上沈之洲去请人。总归剩下的凉拌酸笋、酸菜炒猪心肺、香椿炒鸡蛋大舅娘几人也能做。
村里人吃猪肉少,一个原因是肉贵,还有个原因便是不怎么会做。
谁曾想在半道上遇着了。村里路窄,张升抱着他家闺女走在前,他媳妇儿笑吟吟地跟在后面。
宋清让沈之洲招呼三人先往家去,他则去了郑大嫂家。
时候还早,好些人家都没吃饭。
宋清到的时候郑大哥正带着几个孩子坐在院子里捡野菜。
前些日子小宋夫夫二人虽是送了米面来,那也不能光吃米面呀,放些野菜一起煮,还能吃得长久些。
“郑哥,快别捡了,带着几个孩子上我家吃去!”几个孩子见小宋叔来了,都站起来让他坐。宋清坐下,把小的那个三岁孩子抱在膝上,让几个孩子也坐。
“不去了小宋,我家饭也马上熟了!”郑大哥虽是心情抑郁,对着宋清还是勉强笑笑,不自在地拉拉盖在膝上的旧衣服。
“可不能不去,我还要请郑哥帮我做事呢!”宋清掏出三块饴糖,一个孩子塞一块。
老二老三接了饴糖,老大却是转头看看他爹,见他爹点头才接过,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宋叔叔。”
两个小的也跟着学,说了句谢谢宋叔叔。
郑大哥大手摸摸老大的头,苦涩地笑笑,“小宋可别开拿我打趣了,我也做不了什么。”
见郑大哥不信,宋清只好详细说了。
他打算租赁郑大哥家的几亩地用来种蘑菇。
院子里的茅草菌生长周期短,卖得也便宜;现在多种几个品种的蘑菇,生长周期不同,也好让出菇期续上。
到时候种得多了,可以晒干存起来,等到冬日许是卖得更贵价。
“只是要我作甚?”郑大哥没听出哪里用得上他,家里地荒着还不知道交税的时候该如何,小宋本事大用得上,说什么都要给他的。
“郑哥有所不知,这菌种获取和保存是手上活,”宋清笑笑,接着说,“说来不怕郑哥笑话,我在村里也不认识几人,要想找信得过的还是不容易。”
郑大哥听了很是意动,虽然宋清人好,可他还是担心这是忽悠他的,正想仔细问问,宋清已经抱着老三站起来了。
“郑哥先上我家吃饭去,吃完饭咱再细说。”言罢伸手去扶郑大哥。
郑大哥摆摆手示意不用,让老大去取他的拐杖过来。有盼头人也就有劲儿了。
几人到院外的时候,院里都是三个大老爷们儿高谈阔论的声音;小米把小宋叔叔给他的糖花生分了妮子一把,两个小家伙把脑袋凑在一起咬耳朵。
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坐几家人刚刚好。
“够吃了小宋!别弄了!”大舅娘见宋清又起锅烧油,不由替夫夫俩心疼,“做多了该吃不完了!”
方才做的那几个硬菜都是海碗装的,还个个都装冒尖了,再大方也该够了!
“哎我晓得的。舅娘你上桌吃,我马上就来!”宋清推了推沈之洲的背,示意他请舅娘和屋里的两位嫂子上桌。
沈之洲带着人上桌吃饭,宋清果真一会儿就做好了。热锅热灶热水的,还是两个灶,肉沫酸汤和竹荪肉丸汤煮冒了就能出锅。
汤端出去,众人还话家常等着他,几个小孩子也乖乖坐着吃花生。
“小宋好手艺啊,这汤做得鲜!”张升像是有铁打的肠胃般,咕嘟咕嘟干了一碗酸汤。
他打猎家里时常吃到肉。倒是那道酸汤,光是闻着味儿魂都要飞了,上来别人盛饭他倒是先盛了一碗汤,等不及放凉就干了。
“可不是?就是馆子里做的也没这香!”大表哥吃了块红烧肉,也赞不绝口。
这红烧肉做的,入口就是糖香,嚼几下肉香馥郁,还不腻人。以前怎的没发现猪肉这般好吃?
宋清可不知道该怎么回了,只得一个劲儿冲几人笑,得了空还给沈之洲夹一块排骨——这会儿人多,沈之洲对糖醋排骨喜欢得紧,只是不好意思指着一个菜夹。
大舅娘把小两口的动作看在眼里,心里高兴,揶揄道:“赶明儿做年夜饭了,舅娘可要把你抓回家去,不做个满汉全席不让你回来!”
这话宋清想到怎么接了:“就是舅娘不抓,我跟阿洲也是要做好了端过去换压岁钱的!”
这话把在座的几人都逗笑了,几个小娃娃也捂着嘴偷笑:小宋叔叔都这么大了还要压岁钱,羞羞脸!
沈之洲害臊得很,在桌下捣了宋清胳膊一下,脸蹭蹭就红了。没等手收回来就被一双大手握住了。
宋清仗着人多,使坏不让人把手抽回去。
--------------------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道心不稳,更得晚了些,哈哈哈
第13章 盼头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吃完饭几个妇人和沈之洲一起收拾了饭桌,去灶房烧水洗碗;小孩子们一会儿往灶房去,一会儿往院子里来,嘻嘻哈哈地玩闹;爷们儿坐在院子里侃大山。
“表哥,我前些日子琢磨出了种菌子的法子。”宋清趁几人都没说话的时候提了一嘴。
“种菌子?如何种?”大舅一听只觉不可置信,他活了一把年纪了可没见过谁种出来过。
宋清引着几人去菌房那处,掀开盖着的枯叶,翻进坑底捧一朵半大的菌球递给上面几人。
张升离得近,接过来打眼一瞧,“嚯!可不就是茅草菌嘛!”
此刻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霞光透过层层叠叠的云彩,毫无保留地照在这个小山村。
张升小心把菌球递给大舅,大表哥与郑大也迫不及待挨过来观看。几人看着这小小的菌球啧啧称奇。
都是庄稼人,这菌球还没撑伞也认得出这是什么品种。
将菌房恢复原样,几人回到桌边,宋清将人工栽培蘑菇的亩产量、净利润等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几人听,几人都听得心动不已。
种庄稼亩产三四百斤已经是顶顶好的了,米价最贵也是十五文一斤;种一茬蘑菇采收期有两个月,亩产两千斤!
就是十文一斤贱卖也有二十两银子!
几个人面面相觑,想也不敢想什么庄稼亩产千斤。
宋清这还是保守说法。等第一茬菌子采收完了,天气热起来,第二茬产量还能翻一番。
若是有精密的技术控制菌房湿度、温度、通风状况等,再实时监测菌土营养物质消耗,及时补充养分,亩产万斤不是问题。
上一篇:七零年代文工团
下一篇:夫郎养我众将士[种田]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