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226)
“是这个道理,辣椒和番茄种子咱们不也总卖到旁的地方去?”
当下一群年轻妇人们便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方针”,只不过田小妹她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她们桃源寨种下的那些除虫菊,开花永远比旁人后来种的开花开得多,开得快。
此乃后话。
*
贾放虽在百忙之中,依旧抽空回了一趟桃源寨。毕竟这里是他的领地,这里出产最好吃的稻花鱼和酸汤,房梁上的腊肉取下来一蒸就是一顿好菜;这里产的二荆条磨成碎,然后用热油一浇,就是一大碗香味扑鼻的辣子。就这口味而论,贾放几乎离不开桃源寨。
贾放在这里的居民面前也能无拘无束,不必事事讲求礼节。乡民们口口声声叫他“贾大人”“贾三爷”,可是那态度都跟当自家亲人似的。
桃源寨里另有一桩好处,就是贾放说的话大家都信,他提醒灭蚊,乡里乡亲的就都一起灭蚊;他说留意寨子里的人生病“打摆子”,那一家人马上就报了上来,张友士立马就给治,没治两天就好。
这一切都比别处要顺利太多了——为了这疟症的事,贾放在南方各州县转了一圈,发现这武元县的袁老爷已经是相当出色热情的“能吏”了。其余州县大多当他的面热情,之后敷衍了事,官府与这疟症上不怎么上心。
贾放:我终于了解这“节制”各州县是什么意思了,感情就是拎着州县的官员耳提面命,具体的事务却一件也不能插手呀!
郑伯宜:谁说不是呢?
好在官员虽然懈怠,各州县的百姓却大多比较惜命,贾放只略加宣传了一下桃源寨,便立即有人来桃源寨买窗纱、买蚊香,求到张友士门前求医问药的也渐渐多了起来。
桃源寨比以往更热闹了。
虽然贾放“下属”各州县的官员对防疟症的事不买账,但是他们一听说太子太傅夏省身已经到了武元县,住进了节度使官署,倒立刻都变得买账了,纷纷表示要拜见夏大人。
待听说夏大人得了疟疾,官员们立马被吓退,谁也不敢再说拜见的事了;但过了一阵子,他们又听说夏省身被节度使贾大人妥善照料,已经渐渐恢复,那疟症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官员们终于才开始蠢蠢欲动,打算等夏省身好得“更加好”一点的时候,再上武元拜访也不迟。
贾放见这些官员们对夏省身的“兴趣”大过对自己的兴趣,也不在意——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只要他能把夏省身拉到自己的阵营,很快就会一呼百应,他在南方大展拳脚就更容易。
他见夏省身渐渐复原,便只管往返于大观园和桃源寨之间,忙他自己的事。
这日养蜂场的米三刀一大清早就等候在贤良祠外,贾放一出现就被他拦了个正着。
米三刀赶上来问:“贾三爷,上回小人求您的事,现在有点眉目了吗?”
贾放微笑:“瞧你猴急的这副模样。”
他一面快速朝招商办的办公室去,一面说:“不过我还就真的做出来了。”
米三刀一听,立即满脸喜色,紧跟在贾放身后。两人一起到了办公室里,贾放邀米三刀坐下,然后从随身佩戴的荷包里拿出一枚小小的铜管,大约两寸长,一指粗细。
“你把它打开,然后轻轻旋转,看看里面是什么。”贾放笑道。
米三刀听闻,依言小心地打开了这枚铜管,往里瞅瞅,随即面露惊异。然后他轻轻地旋动这铜管的底座,里面一枚细细的朱红色膏体便从中出现,慢慢上升。
米三刀看着这一枚会自动上升的红色膏体,头一反应是吓得差点把手里的东西丢出去。他忍住了这种冲动,再将那底座反向旋转,那红色的膏体便又转了回去。
“奇特奇特!”米三刀习惯了这东西之后便不再害怕,反而觉得十分新奇。
他再次将那红色膏体旋出来,拿在手里,愣愣地看着。贾放便教他将这东西在自己手背上划一划。米三刀照做了,他的手背上登时出现一道朱红色的印记,颜色润泽。米三刀又用手搓一搓,觉得这红膏涂出来的色泽一点儿也不油腻,并不仅仅浮在皮肤表面,而是像被皮肤吸收了一样,要使劲儿搓一搓,颜色才会洇开。
他抬头看看贾放,贾放便抬手做了一个将这铜管抹在唇上的动作。
米三刀一见便喜笑颜开,道:“多谢贾三爷,明儿是我媳妇的生辰,我这总算可以在媳妇跟前交差了。”
他站起身,向贾放行了一个礼,转身就要跑。贾放连忙把他叫住:“别跑啊!”
米三刀一拍后脑,道:“小人这真是欢喜傻了,贾三爷,做这个……这个……”
贾放面无表情地提示:“口红!”
米三刀马上学会了这个名词:“口红。三爷教教我,该怎么做。”
这米三刀原本是余江新移民之中的一个“独户”,孑然一身,独来独往。但到得这桃源寨,却得了桃源村一名土著女孩儿的青眼,并且在桃源寨的集体婚礼上成了婚。两人成亲之后,一样是好得蜜里调油,没事便在乡亲面前腻歪着。这件口红便是他打算送给媳妇的生辰厚礼。
此外,米三刀还向贾放表达过意愿,如果他的蜂场能在产蜂蜜之外,再出产一些其他副产品,最好是他媳妇喜欢的产品,米三刀也乐意去尝试尝试。
当日在青坊河对岸发现了蜂巢,贾放想找人养蜂,米三刀就自告奋勇地顶上。他的蜂场从刚开始的两箱,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十箱蜂了,最早饲养的蜂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产蜜——除了蜜以外,米三刀饲养的这些勤勤恳恳的小生灵,还同时出产另一项很重要的原材料:蜂蜡。
而贾放今次带来的口红,便是用蜂蜡和红蓝花所做的固体管状口红。
他在开始动手做这种口红之前,先请教了一下双文,做了一下市场调查,想看看这个时空里是否已经出现了他那边二十世纪初才逐渐出现的管状口红。
双文因为她以前在教坊司的经历,对市面上的化妆品非常熟悉,便给贾放一一介绍:
时下女子确然都时兴画唇妆,光唇妆样式就有十几种。画唇妆多用胭脂——最常见的胭脂是膏状胭脂,盛在一只小小的瓷盒里,要用的时候用细簪子挑一点点出来,抹在手上,用手指沾了,小心地抹在唇上,剩下在手心里的就化开了打在颊腮上。
除了这种胭脂以外,还有一种薄片胭脂,是用纸片或者金箔浸染了红蓝花汁做成的,携带比膏状胭脂要方便,但缺点是上色的效果未必特别好,毕竟使用的时候女子们只是将唇在那纸片般的胭脂上抿一抿,固然能沾上颜色,但是却难以起到膏状胭脂那种特别润泽护唇的效果。
因此最为风靡且常用的,就是那些膏状胭脂。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贾放当然知道这种胭脂有一种致命的缺陷——有毒。
胭脂的成分是辰砂,《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述过胭脂的做法,就是将丁香、藿香这两种香料卷入新收的棉花里,浸到热酒中,夏日浸一昼夜,春秋两昼夜,冬季三昼夜,等酒吸足了香气,就把牛油放到这种香酒里,用大火滚沸,几滚以后,改小火煎,同时慢慢地放进磨得细细的辰砂粉末,再加清油搅拌,最后灭火冷却,这些油膏便做成香滑艳丽的红膏了。
红楼原著中也曾借宝玉之口,提过大户人家在外面市卖胭脂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大致是将市卖的上好胭脂拧出汁子,淘澄净渣滓,配上花露蒸叠而成①——但实质上胭脂的原材料不变,那就还是使用丹砂的胭脂。
辰砂中含有汞这种重金属,将辰砂使用在唇妆中恐会缩短使用者的寿命。贾放以为,这个时空的女性就算是再爱美,甚至愿意为美妆折损寿命——但她们也一定不会拒绝接受一种同样美艳、使用便捷,同时还安全无毒的健康化妆品。
因此贾放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口红的配方,最终选择了红蓝花、蜂蜡、蓖麻子油,以及少量香料。
具体做法则是将蜂蜡用小火慢慢融化,然后加入浸过红蓝花和香料的蓖麻子油,彻底混合均匀之后,将材料离火入模,等到完全冷却之后再脱模,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铜制口红管,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