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337)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5:01 标签: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无CP

  【“还有魏征,啊,说起来他和唐太宗陛下的故事就更有名了。”】

  魏征正要开口,闻言顿了顿,他过世陛下应该松了口气吧,那也好。毕竟总是哭,有损帝颜,对身体也不好。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事迹那就老多了,一个直言进谏,一个从谏如流。

  当然,对于他的印象,大家可能都以为是谏臣,但其实不止,他也是唐代有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来着。

  唐初八史中的五史都是他奉命总撰的。

  他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唐太宗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

  “在他过世后,唐太宗亲临其丧礼,痛哭流涕,为魏征废朝五天,并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太子李承乾在西华堂为他举哀。

  凌烟阁他更是位居第四,死后极尽衰荣。“】

  魏征愣了愣,抿唇,然后更加不赞同的看着李世民,“陛下……”他正要说什么,然后就被更难过的大唐皇帝陛下握住手,眼泪汪汪的殷勤叮嘱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讳疾忌医什么的。

  ……算了,有点招架不住。魏征决定今天先放弃劝谏了。

  李世民心里悄悄比了个耶,好耶,蒙混过关。

  他当然很难过,亲手一个个送走自己臣子什么的了,这种事情再来几次他都没办法麻木,只会更加痛苦。

  但是,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现在,大家都还好好的,以后也肯定都长命百岁,没错,肯定会的!

  【“还有十八学士的其他人,虞世南、于敬宁、孔颖达等人,无一不是名动一时的大佬,后世赫赫有名的大家,他们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处理政务,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十八学士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共同开创了唐朝的繁荣局面。”

  “贞观之治从来不是唐太宗一个人的治世,而是一群人的治世,是所有人一同努力的结果。”】

  李世民忍不住直点头,是极是极,玄龄如晦都很厉害,魏征虽然也总是气他,但是他说的也总是有道理,还有无忌,总是支持他的……天幕老是夸他,可是如果他真的能做出什么丰功伟绩,那一定是因为有他们的辅佐。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良朋益友,他的不可或缺。

  【“如果不是有唐太宗,不是有这么多贤臣良将,那么在天崩开局的大唐初年,也不可能缔造这样的盛世。”李一说到这里,却依然面带微笑,真的,你永远可以相信唐太宗和他的臣子们,因为他们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第311章

  【“我们都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

  历朝历代,哪个时期没有走在赈灾的路上呢?哦,还是有的,碰见昏君的时候,昏君就是不管天下人的死活,自己怎么快乐怎么来。”

  像是想起什么晦气玩意,李一连忙摇头,然后诚恳道:“谁懂啊?唐太宗陛下是很贤明很牛逼没错,可他幸运又实在不幸运。

  当皇帝按说都是好事,但若哪个皇帝碰见他这样的开局,那大概是要绝望了。”

  “我们的倒霉蛋二凤陛下,登基后才改元,第一年就碰见一场罕见的霜灾横扫北部,当时唐朝的几个粮食主产区都遭到了重创,随之而来的是地方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然后贞观二年,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关中地区又遭遇旱灾,那时候长安地区发生了规模庞大的蝗灾,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颗粒无收,一时间长安地区饿殍遍野,百姓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还有贞观三年,大水,洪灾,五洲出现蝗灾,关内大旱;贞观四年,三洲出现蝗灾,大旱,三洲发大水;贞观六年数洲发大水,贞观七年三十多洲大水……还有鼠灾,疫情等等。

  古人喜欢将自然灾害和君王德行捆绑在一起,这当然能规范帝王的言行举止,以免因为帝王的所作所为,而伤害到国家和百姓。

  但是,实事求是来说,天灾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换任何一个没有道德瑕疵的人去当这个唐皇,该出现的天灾依然会出现。”

  李一叹了口气,“可当时谁知道呢?而唐太宗的继位方式又令人诟病,在这种情况,出现各种天灾人祸,他可不就被攻讦了,都说这是天谴,是他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退位的报应,可能他自己都迷茫了。”】

  李世民眼神一暗。

  【“可能对于这位盛誉在身的伟大帝皇来说,这是他身上唯一可以被实锤的污点了吧。”

  李一笑了笑,“唐太宗自然也是人,自然也不是无坚不摧的,但是,他毕竟是一代明君,是千古难出的伟大帝皇。”

  “他一面治理国家,一面又意识到天灾侵害的不仅仅是唐朝,同时也会影响到突厥,而且突厥地处更北方,受自然灾害影响应该更大。

  于是唐太宗立即派人去打探突厥内部情报,很快就得到反馈,那就是突厥受灾情况比他想象中的更为严重,而颉利可汗为了减少本部的损失,强行要求那些归附突厥的部族增缴税赋。

  在生死攸关面前,那些归附的部族都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并且推举位于大漠北部的薛延陀部首领乙失夷男可汗为可汗,试图通过彼此结盟共同对抗颉利可汗。

  但乙失夷男自知薛延陀的实力与突厥相差甚远,所以尽管有回纥、拔野古等部族的推举,但他还是表现得举棋不定。

  得知这一情报后,李世民立即派使者前往薛延陀,并敕封乙失夷男为薛延陀可汗,同时承诺与薛延陀共同夹击突厥。

  当时乙失夷男正面临被颉利可汗消灭的威胁,唐朝天子千里之外带来的这份诏书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于是他立即同意接受唐朝天子敕封,同时宣布成立薛延陀汗国。自此,薛延陀成为了唐朝在漠北的第一个附属国。

  与此同时,突厥内部的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又爆发了矛盾,突利可汗愤而投向唐朝。

  也正是颉利可汗众叛亲离,让唐太宗意识到这是一个北伐突厥的大好时机。

  贞观二年,唐太宗派军攻灭了长期依附于突厥的梁师都政权,一举收复河套地区。

  贞观三年,唐太宗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十万大军兵分六路攻打突厥。

  贞观四年,李靖大军一路连破突厥,最终将颉利可汗擒获,自此盛极一时的东突厥汗国灭亡。“】

  李世民精神一振,琢磨着怎么更好的利用这些消息。

  【“天灾是一把双刃剑,他给大唐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

  “登基之初面对频繁的天灾和朝野间舆论的质疑,这时候的唐太宗处境可想而知是艰难的。

  然而他却在危险中看到了机会,并极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从而使大唐王朝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他本人也因这次成功绝地反击而获得了所有人的肯定,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可汗”。”

  “军功带来威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也积极治理天灾下的大唐。”

  “为什么大唐的百姓那么爱戴唐太宗呢?因为唐太宗从始至终没有放弃他们。”

  “唐太宗在位23年,天灾几乎贯彻他的帝皇生涯,几乎没有一年是没有天灾人祸的,哪怕华夏史堪称一部抗灾史,但是这么频繁的概率,依然还是很少见的。

  换作任何一个皇帝,只怕都要绝望,但是他却不一样,他没有放弃,而且去战胜这些天灾,并且在这样的灾难下打造出一个贞观之治。”

  “面对各种天灾人祸,唐太宗反思自己,节俭克制,停建各个宫殿,大赦天下,派遣能干的大臣到地方赈灾,治理地方,开荒种田,重新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又疏通河道,治理洪水,据说当时好几个州甚至因此水上交通方便,发展起了渔业,制盐业等。

  在那个恐惧蝗虫的年代,他还率先吞吃蝗虫,表示抗击蝗灾的决心。一个皇帝做到这个地步,百姓还有什么害怕蝗虫的理由呢?

推荐文章

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是科学不是异能!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凛风

[原神]咱在璃月安家立业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