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89)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5:01 标签: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无CP

  他的很多名篇都充满讽喻的意味,他擅长描写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黑暗。

  《观刈麦》如此,《卖炭翁》也是如此。”

  说道卖炭翁,李一心头一酸,“《卖炭翁》大概讲的是一位卖炭老人大冷天的还要出门卖碳,可是这么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反而被巧取豪夺了的故事。”

  李一冷笑:“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便开始了下坡路,而白居易在写这首诗时,正是元和年间,要说这唐宪宗在前期也是想要励精图治的,然而后期他却更是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们无法无天。

  比如宦官在购买物品时总是以超低的价格买入,有的甚至还不给钱,这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而白居易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写下了这首诗,意在表达了对人民百姓的无限同情以及对那些宦官们的不满与愤怒。”

  渣渣见多了,李一倒是还算心平气静。

  “卖碳老翁每天都待在山中砍柴烧炭,身上脸上都是尘土,由于常年烟熏火燎,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样貌,而他头发花白,手指则是乌黑。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位老人生活有多艰难以至于外貌变成如此。”

  “白居易问老人卖炭的钱都用来做什么?老人告诉“身上衣裳口中食。”也就是说他就靠卖碳维持自己的生存。

  所以哪怕他身上衣正单,也还是“心忧炭贱愿天寒。”明明自己还不能够保暖,却还希望天气更冷一点把碳卖出一个好价钱,实在不能不让人心酸。

  “可就是生活这么艰难还突遭横祸。

  此时,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宦官来了,他们说是奉了命令,就拉着这一千斤的碳走了,只留下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李一深深一叹,“然而这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却是晴天霹雳,因为这个价格太低了,低到不知道能不能渡过这个寒冷的冬日。”

  “这说是交易,可实际上就是强取豪夺,没有了炭的老翁,他的生活后来又该怎样?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为我们描写结局,也没有说什么讽刺的话语,但是越是这样,越是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李一低落道:“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卖炭老翁,他卖炭所得的钱只能维持自己的生计,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勉强生存。

  分明已经年老,却还要大冬天的出门卖碳,获取过冬的财货,可是人生已经艰难至此,命运还不放过他,他最大的资产被抢走了,只留下些许微不足道的纱绫。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

  白居易这首诗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255章

  【“无论是观刈麦还是卖炭翁都通俗易懂,令人心酸。这就是白居易为老百姓写的诗。

  而他的诗一向又是写给老百姓看的。“李一悠悠道:“白居易为什么可以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唐朝第三大诗人,我觉得这就是最基本的原因。”

  一个愿意写让老百姓能听懂的诗,为老百姓发声的诗人。

  他同样足以称之为伟大。】

  白居易轻轻一叹,可是他写的这些诗,哪怕流传大江南北,也没有传进皇帝的心里。

  盛唐啊,何时能复得见你呢?

  【“其实相比绝大多数诗人,白居易的仕途之路倒也还不错,他做过杭州和苏州的刺史,也当刑部侍郎。

  刺史是一地长官,而皇帝之下就是三省六部,侍郎是六部的二把手,这已经称得上高官了。”

  “可是他依然改变不了什么。”皇帝不是明君,白居易的官做得再好,诗写得再动人,又能如何呢?】

  元稹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安慰好友,这种无力的感觉,太懂了。

  假如皇帝一开始就没有作为就也罢了,可他明明也曾经想过要做出一番成就,重振大唐,可现如今……大家总是想要唤醒皇帝曾经的豪情壮志,可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李一觉得气氛又变得沉重了,她换个话题,道:“说起来白居易的代表作那才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是长恨歌还是琵琶行都是必读古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首都是长篇叙事诗,说起白居易就不得不说他的叙事诗,堪称一绝。”李一兴致勃勃道:“其中琵琶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只是借着描述琵琶女的事情来暗示白居易本人的遭遇,这是诗人们很常见的写作手法,一切作品最终的目的都是抒发作者的感想。”

  “但是,琵琶行千古传唱,到现在我依然整首都会背诵,自然是因为其行文如流水一般流畅优美,其中描写琵琶那一段简直绝了好吧。

  当时白居易送别友人,忽然听到琵琶声,问是谁在弹奏,于是重开宴席请琵琶女相见。

  正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李一笑吟吟道:“名句来着。”

  “琵琶行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但是单纯以诗文来说,它真的写得太好了。”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可不得志的哪里是琵琶女,分明是被贬谪的白居易啊。”

  李一振奋道:“我很喜欢下面这一段——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李一鼓掌,“好一段激昂的奏乐,好精彩的表演,通过文字的描写也能想到当时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是何等绝妙,而在白居易的文字又如何的动人心魄。”

  “所以哪怕演奏结束后也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我每次读到这一段都仿佛跟着琵琶声一起起伏跌宕,惊心动魄。”李一忍不住道:“白居易在文字的运用上足以封神了吧,明明没有什么特别夸张的描写,只是普普通通的叙事,却写出了让读者们都在听名家弹奏的感觉。”

  缓了口气,李一继续道:“演奏完后,接下来就写琵琶女自述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如同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然而就像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然后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琵琶女的形象塑造。”

  “而通过琵琶女的遭遇又激起了白居易的情感共鸣,于是白居易说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话。”

  “引出琵琶女的遭遇后,白居易在接下来一段也就恰到好处的引出自己的人生遭遇。

  他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正是以彼之详,补此之略。

  是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此刻白居易就被贬谪为江州司马。”李一感叹道:“全篇没有一句是多余的,以最平实的语句结合成这篇千古奇文。”

  “千年后谁不会背诵琵琶行呢?”】

  白居易顿时扼腕,感觉自己写少了,写短了。

  李一:?

  元稹有点酸,“白乐天,什么感觉啊?”

  白居易美滋滋,笑而不语。

  元稹:呵,友尽吧。

  【“比之琵琶行,我对长恨歌会陌生一点,但这并不是因为长恨歌不如琵琶行,相反,长恨歌不要太有名了。

  长恨歌并不完全真实,而是是借着一点历史,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推荐文章

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是科学不是异能!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凛风

[原神]咱在璃月安家立业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