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167)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5:01 标签: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无CP

  朱元璋若有所思,他一直很自豪自己的成就,毕竟翻看历史谁能如他一样出生低微去能统一天下的,可在天幕或者后世人看来,他不代表农民阶级?

  “老朱抓贪官污吏抓的那么严,一心为百姓着想,这还不算吗?”朱元璋不服气。

  李世民看了看臣子,也陷入沉思,大家都说他爱民如子,他有时候也会自得自己的成就,但很快就会被敲醒,从天幕的说法,他以后做得也很不错啊,这……

  【“何况,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思想是不断成长的,在科技没有发展起来的古代,对百姓好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至于更多的,哪怕有心也无心啊。

  不扯这个了,以后有机会再讲。“李一摆手。

  “说回朱元璋,他所处的时代是很复杂的。

  不同于一般的王朝,元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主导的国家,这无疑是为元朝治理国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元朝才建立几十年就开始乱,到了朱元璋这一代,社会已经乱的不行了。

  都说朱元璋出身之低,前所未有,这仅仅是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吗?不,当然不止。

  首先,朱家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比起普通老百姓家,他们家可能还是困难户那种,而朱元璋小时候是给地主家放牛的,什么读书识字那是没有的。

  但是这时候日子勉强还能过下去,可王朝末年嘛,一般除了人祸,天灾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朱元璋少年时期天灾来了。

  在这样的世道,一般人家都未必能挺得过去,何况老朱家,直接就家破人亡了。“李一轻轻一叹,“至正三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真的就是逢旱灾就有蝗灾,至于瘟疫,什么灾都可能会带它玩,那更是臭名昭著。

  总之,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

  这种时候老朱家自然也没钱买棺材,更别说买块墓地了,最后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安葬完后,老朱家是过不下去,为了活命,一家人也只能各自逃生。

  也就是说,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流浪儿了,但是朱元璋脑子转的快,活不下去他就跑去出家,他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行童。

  在寺里他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可即便是这样的日子也是难得的安生了,但是这种时候,地主家都不一定有余粮,何况是养着那么多大男人的寺庙呢。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就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这样流浪的日子他整整过了三年,靠什么活呢?当然是一路化缘或者是乞讨,反正也没差。

  这就是明太祖的前半生,无论是农民、放牛娃、流浪儿、和尚还是乞丐,哪个词放出去都是说不出口,何况还是堆在一个人身上。

  可是就是这么惨的朱元璋,最后却大败其他竞争对手,统一天下,建立大明朝。”

  李一叹服道:“所以我才说,他实在太牛逼了,换作别人,随便一道坎都未必过得去,说不定就夭折了,例如朱元璋的其他家人,在逃生的时候死了大半,可是朱元璋却都坚韧的活下去了,最后还能一飞冲天。

  他不猛还有谁猛呢?“】

  明朝之前的人都忍不住嘶叫出来,时人注重出身,宋朝以前,能出头的一般最差也得是寒门,而寒门可不是平民百姓的意思,而是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

  如果是魏、晋、南北朝时,那就是不属于士族的家族,而是普通中小地主,反正还是有钱能读的起书的。

  直到科举兴起,大行其道,士族落寞,寒门才指家境贫寒的家庭。

  但是宋朝,能出头的一般都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年,还得有良师教导,才有可能出头,最后哪怕是通过科举实现阶级飞升,也可能一辈子都是小官而已。

  总之,像朱元璋这样的出身最后要出息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难的,也就是乱世不怎么讲出身才有可能出头。

  但是,这种人一般也不可能走到最后,因为他们的眼界知识水平什么都非常糟糕,翻遍历史,像朱元璋这样的人,多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那些农平起义,哪个能走到最后?

  可是,现在有人告诉他们,居然真的就是出现这么一个……奇迹???

  “实在不可思议。”李世民忍不住感叹道,倒不是他看不起这明太祖的出身,只是他自己就打过天下,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也就更清楚明太祖的这个开国皇帝的水平。

  嬴政难得抬头给了个眼神,前面天幕讲那个宋朝实在不堪入目,他只是让人记下过后再看,根本没有太留神,但是这明太祖确实有意思,他欣赏强者。

  【“但出身只是朱元璋走向皇帝的第一重难题,因为朱元璋的人生太过坎坷,甚至多年流浪,不过说来也讽刺,这几年的流浪反而让他因祸得福,提高了他的见识。

  毕竟古人可能一辈子都待在他们出生的地方,反而是朱元璋到处流浪,眼界自然而然就宽了,对他未来的路也有很多作用。

  比如,在该转型的时候就果断转型。

  在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加上天灾频繁的那个时候,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天下起义不断,彻底乱了。

  这时候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

  于是,朱元璋离开了又安稳的寺庙生活,选择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也开启他轰轰烈烈的一生。“】

  二十五,可真年轻。刘邦难得叹气,兴致缺缺的把酒樽扔一边。

  【“朱元璋并不是一开始就北伐,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在南边扑通,而南边元朝势力和各路起义军扎堆呢。

  要是这些起义军也不是一条心的,你打我我打你,争夺底盘,推翻元廷的事情反而落下了,活脱脱一副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的场景再现——压根没有一条心。

  而朱元璋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了,先统一南方,再北伐,统一天下,在这个路上遇到的通通是敌人,通通打死就对了。

  而他也确实的这么干了,并且一路打了过去。”

  “这也就更加体现朱元璋的牛逼之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朱元璋眼里,元廷和起义军是一样的。

  起义肯定还是以推翻元廷为主。

  怎么说呢?这里面涉及到朱元璋不同时期的思想转变吧。

  毫无疑问,元朝是华夏的大一统王朝,现代人也承认,但是古代承不承认元朝呢?

  朱元璋北伐,攻打元朝首都时,提出了一个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而这个口号也就是朱元璋北伐的纲领。

  这个时候,朱元璋显然是不认可元朝的正统位置的,而是把元朝当做侵略者,这固然可以看成是一种战略,团结汉人的心的手段。

  当然,他应该也多少是这么想的,毕竟他是汉人,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他在《谕中原檄》中也说到过“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也就是说大明是承的大宋的正统,讨伐元朝。

  以古代华夷观念这并不稀奇,不过朱元璋更实际一点,他对元立场的演变和他的政治理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即统一理想与反元立场。”

  “朱元璋是出生在元末,比起其他朝代末年的主要阶级矛盾,元朝末年更复杂一点,在元朝不但是阶级矛盾,还多了民族矛盾这一重,所以各种矛盾激化下,红巾军等起义遍布大江南北。

  但是理论上来说,元朝百年应该也还是影响到生活在元朝治下的百姓的。

  而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元朝的老百姓,哪怕生活的很不好,可是朱元璋从出生起就知道自己的国家是元朝,所以很大程度上应该会认为元朝是一个正统王朝。

推荐文章

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是科学不是异能!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凛风

[原神]咱在璃月安家立业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