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54)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5:01 标签: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无CP

  李治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而他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他重视法律,编成《唐律疏议》是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他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彼时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

  可以说唐高宗时期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尽快这一时期的科举制还没有彻底发力,但是确实的得到极大的发展。

  他发展经济,在各种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国家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物以低价卖出,后来这一政策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

  遗憾的是,李治因为疾病还是先武后走了,他有生之年也没有能彻底解决经济财政危机。

  但他和他爹一样活了五十多岁,在古代这并不算短寿了。“李一叹了口气,随即又露出一个笑容,“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宗时期,华夏第一次与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

  第四位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第一个阿拉伯使团在永徽二年向唐王朝贡献方物。”

  “这是世界性的接触,在某些时刻,总会让我意识到,不止我们在发展,全世界都在进步啊。”

  “李治的名声不显,那只是相对他亲爹和他老婆而已,但是在这两位面前,谁能不黯然失色呢?

  一位是千古一帝,以为是千古未有的女帝,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任谁都很难从两位帝王的耀眼光芒中脱颖而出吧。

  应该说,这两位就像白日的太阳和夜晚的明月,吸引着古往今来所有人的目光,以至于唐朝的所有帝王都黯然失色。”

  “而李治,咱们的天皇陛下已经是最接近他们的皇帝之一了。”

  李一顿了顿,含笑道:“他确实有很多不足,诚然我们可以批判他,可是真要说起来,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没有一样落下。

  他使大唐的国土面积达到最大,他开创永徽之治,他一手培养出了一位千古女帝。”

  “他是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脸上露出一个怀念的笑容,怎么会呢?稚奴一直是她心里的英雄,他改变她的人生。

  他们之间不止爱、不止怨、诚然是复杂的,可是百年之后,他们终归要同葬乾陵的。

 

第216章

  【“伟人曾经写下一首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大的口气。”无数人嘶了一声,看看诗中引用的都是何等人物,可秦皇汉武文采还要输他一等,唐宗宋祖的功劳比之他也要差一筹,那成吉思汗更不过是个只会弯弓射箭的莽夫罢了,数遍英雄人物,还要看现在。

  “何等豪迈磅礴的诗词。”李白摸着小心脏,碰碰直跳个不停。

  他向来觉得论气魄,少有人比得上他,可是这首诗却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示自己的气魄,就一个字,绝!

  “好气魄。”秦始皇不怒反笑,“不知后世又出现何等绝色人物,才能令天幕以伟人称呼,才能写下这样的诗句。

  汉武帝则表示:“朕文采很好的好吧!”

  刘猪猪:居然说他文采不行,震怒.jpg

  唐太宗摸了摸下巴,“所以天幕总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出自这里吗?”一首诗奠定古往今来帝皇的地位,好大的影响力。

  李一显然不知道自己念个诗引起多大轰动,毕竟这几位的名气可不要太大,哪一个不是粉丝无数,而其他没有出现在诗里的皇帝们就更加不服气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很厉害,可是她们就不厉害吗?

  刘邦实名表示自己不服气,谁还不是开国皇帝啊!

  【“我可太爱这首诗了,新时代新气象,人民当家做主,建设新社会就要靠我辈中人。”李一摇晃着手指,笑吟吟道:“全靠这首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齐名,为世人所公认的四大皇帝。”

  “当然,哪怕如此,大家还是觉得宋太祖是蹭上去,毕竟宋朝在古代史还是很重要的,作为宋朝的开创者宋太祖自然也就地位非凡。”

  “尽管其他三位其实压根不是开国皇帝来着,政哥和二凤了不起算半个。”】

  赵匡胤一会脸色发红,毕竟能和唐太宗齐名,还要怎么自行车,一会又脸色发青,毕竟蹭什么的,说得未免难听。

  总之,两种心情轮流出现,所以他的脸色也就不时变化,要是有人看见,指不定以为他在表演变脸呢。

  赵匡胤最后缓缓吐了口气,爱咋说咋说,毕竟那些瞎说的还能比天幕口中的伟人更权威不成?

  一想通,他就美滋滋的,特别高兴。

  别人想要还没有人!做人想开点,啥事都没有。

  【“但宋太祖真的那么不堪吗?当然不是,谁敢说一个开国皇帝不行啊?真以为自己是伟人啊。”】

  赵匡胤不禁好奇,伟人,谁啊?

  【“赵匡胤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哪怕不当皇帝,他也还是一个足以称为名将的武将。

  他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这一决定改变他的人生。  !  事实证明他没有选择错,后周时期,他跟随世宗柴荣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

  如果不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和柴荣未必不能一世君臣相得。

  可遗憾的是,柴荣早早没了。

  一个还没有统一的国家,一个年幼的君王,还有柔弱没有什么政治水平的太后。

  大抵每一个功业未成的皇帝其命运都是相似的,当他们死亡的那一刻,他们一手打下的江山也就注定随之覆灭。

  而柴荣比其他命运相似的皇帝又有一丝不同的是赵匡胤还要脸,也许对他还是有几分旧情的,于是柴家的命运也就好多了。“】

  柴荣早就知道这个命运,心情复杂,但生活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他比谁都知道弱肉强食的道理。

  他接受这个结局,但是,偏偏香孩儿的宋朝又不能让他满意。

  【“很多人在道德上谴责赵匡胤,但如果大宋足够繁荣强大,那么这点缺点其实也不算什么,可偏偏大宋比大家预期的还烂,也就放大赵匡胤这个黑点。”

  李一不推赵匡胤,说起话来也就更随意一点,但是比起其他大宋皇帝,赵匡胤又好太多了,所以还是为他说两句,“可若是赵匡胤不篡位,又能如何呢?天下能等一个几岁的孩子多少年,后周才成立多久,人心都还没有稳定。

  何况,这还并不是一个安稳的时代。

  赵匡胤能轻而易举的篡位成功,不就是因为人心浮动,而年幼的君王不足以给大家信心和安定吗?“】

 

第217章

  【“宋朝赫赫有名的金匮之盟不就是因为担心幼子登基,被篡国才出现的嘛。

  《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太后问太祖:“你知道你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意思即传位于弟赵光义,这就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

  “这里不讨论金匮之盟的真假和争议,但是由此却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局势给不了一个稚童成长为合格君王的时间,所以哪怕赵匡胤建立宋朝,膝下也有子嗣,可是也让人担心他要是和好兄弟柴荣一样突然死了,儿子还不足以掌握大局的情况发生,于是有了兄传弟的说法。”

推荐文章

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是科学不是异能!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凛风

[原神]咱在璃月安家立业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