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43)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5:01 标签: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无CP

  吕雉微微一愣,却冷冷的把他交给女官抱着。

  再可爱的孩子,也是她丈夫和其他女人生的。

  至于某些人在看见她碰到刘恒瞬间警惕的样子,呵。吕雉冷笑,薄姬平时对她也是恭敬守礼的,孩子被她教的也一点不嚣张跋扈,她自然投桃报李,对他们母子还算过得去。

  怕她对一个小孩子动手,那等刘邦这个老不死死了再担心吧,她还不至于失智,现在就对他儿子出手。

  再说了,她若是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孩子那也不用担心以后了。

  都说刘如意威胁太子的位置,但刘如意和戚姬算什么东西,也配做她的对手?

  难道她对抗的不一直都是刘邦这个老不死的意志吗?

  吕雉平静的想,如果她能掌权,那刘恒只会一直是代王,如果她不能,谁上位跟她有什么关系?

  刘邦暗暗叹气,怎么老四就不是吕雉生的呢?要不然他也不用那么烦恼了。

  选择谁对他一直都是不用怀疑的选项,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他会毫不犹豫的废太子,事实也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刘盈那小子根本不行。

  如意行不行他不确定,但是刘盈已经这么大了,显而易见的不行。

  而现在又出现一个新的选择,而且目测这个选择未来的选择的选择都是正确,是能保障他老刘家好几代的好苗子。

  偏偏,就是太小了,才四岁!

  哪怕他再活十年,也还是太稚嫩了,根本应付不了朝堂那些老狐狸。

  确实,有那些幼帝登基后面也能翻盘的,比如秦始皇,但是要不要看秦始皇从小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啊?而且小四也未必有人家秦始皇的资质啊。

  再说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有经过封地的那些年历练的代王刘恒还会成为未来那个明君吗?刘邦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如果刘邦照样死得早,那么指望个几岁的奶娃娃来治理天下吗?那还不是要靠太后临朝,权臣掌握大权。

  他这班老兄弟也不能说靠不住,就是,十几年下来,人真的不会变吗?

  当然太后够厉害的话,那也不是不能压制群臣,例如吕雉这婆娘。

  但是吕雉能放着自己的亲儿子不要去扶持庶子,为他尽心尽力?

  靠薄姬吗?薄姬生存智慧可能有,但是论政治手段,十个薄姬加起来都比不上吕雉,更别说想要斗得过那班和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了,随便一个都能玩死她。

  玩政治的都心脏。很有自知之明的刘邦半点不心虚的想,主弱臣强,除非不得已才能为之啊。

  而且废吕雉立薄姬......刘邦摸了摸自己的良心,虽然不一定有,但是这么干确实还是有点良心过不去啊,群臣也不能答应。

  毕竟吕雉才是和他们一起拼命闯过来的,吕家兄弟和他们也是一起战场可以交付生死的战友。

  艹思来想去没有一个又想要吕雉又想要刘恒的两全其美之法的刘邦抓了抓头发,烦死了。

  他瞟了眼天幕,这什么寿元丹之类的来几颗啊,他不嫌弃增加寿命少。

  刘邦厚颜无耻的想。

  【“在历史上,敢一上位就削藩的勇士没几个,汉景帝的勇士后辈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也学他,然后他翻车啦。”

  李一站在永乐陛下的角度幸灾乐祸道:“建文帝以为自己手握大权,军事实力对比完全碾压地方藩王,所以继位没多久就开始干他的叔叔们。

  嘿,他翻车属实让人意外,但是话又说回来,他这么莽他不翻车谁翻车?

  于是永乐大帝起兵靖难,一路势如破竹,干掉建文帝。“】

  太子刘启眼皮忍不住一跳,然后想起天幕对他的评价,又觉得他还能再战一百年!

  汉文帝敲了敲桌子,半警告道:“当以大局为重,不宜妄动干戈。”

  刘启郑重的点头,“儿臣做事前会思之再三。”但如果思考后觉得还是应该干了这一票,那么他还是要干。

  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刘启信誓旦旦的想。

  【“朱允炆以为他能像他的好前辈一样,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及时止损,依然还是能掌控住局面,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人与人之间是不相同的,哪怕所处的局面相似,可是搞事的皇帝他特么不是同一个啊!”

  “没人家三板斧,就别卖弄,真的,翻车你活该。”】

  三板斧汉景帝闷不吭声。

  程咬金对此发表意见,居然有人瞧不起三板斧?这可是有三板斧呢,整啥不行啊,别人那是一招鲜吃遍天怎么说。

  【“朱允炆没有汉景帝的能力所以他翻车的很彻底,而汉景帝他当然没有翻车……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几乎翻车了,只不过他够果断够狠心,遗传老刘家的薄情寡义让他在关键时刻能下得去手,一刀解决问题。“】

  汉景帝至今还是遗憾,他不后悔削藩,只是应该做充足的准备再行动。

 

第203章

  【“作为能够延续他父亲的心血,一同缔造文景之治的景帝陛下来说,他自然也有他的抱负。”

  “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晁错是谁?是得汉文帝赞赏,被任命为太子家令,而太子称其“智囊”,汉景帝削藩中最不可忽视的人物。

  七王之乱中,藩王举起清君侧的大旗造反,要清的这个奸佞小人也就是他,这个份量够重吧?“李一调侃一句,才继续道:“那么晁错是奸臣小人吗?当然不是。”

  “必须肯定的是,削藩是正确的,哪怕是不合时宜的削藩。

  汉朝时期的藩王势力远比后来的朝代强大,堪称国中国,无论是哪个皇帝上位,哪怕他原来是藩王,一旦身份转变,也会进行削藩,这是谁也逃不开的,比如朱棣陛下。“】

  自觉被内涵的明成祖陛下顿时生闷气,他和傻逼侄子当然还是不一样的,傻逼侄子想弄死他们,他好歹给兄弟们阁活路。

  明太祖时期

  兄弟们纷纷“哦~”了一声,斜视老四,“呵呵,怎么说啊老四?”

  少年朱棣支支吾吾,心里抱怨,这些混蛋,上一秒才和他义愤填膺的吐槽傻逼侄子,怎么反转那么快啊。

  其他人:哼!都是一丘之貉,你们这些皇帝,就都不是好的!

  朱元璋觉得一群儿子在他面前晃哒,心烦的很,顿时开始赶人,“一个个没事干是吧,滚滚滚。”

  儿子们顿时都委屈巴巴的,是他们受了委屈好吧。

  【“所以提议削藩的晁错自然是没错的,错的是时机。

  如果往后十年二十年,汉景帝足够强大了,那时候强行削藩都不会像此刻那么动荡。

  苏轼曾经说过削藩需要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而晁错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却未论及可行性,没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备“徐为之图”的条件。

  因此,没有做好准备就直接动手的大动作,失败实在理所当然不过。

  当年汉文帝时期,贾谊和晁错都谏言削藩,文帝却都没有采纳,难道文帝不想削藩吗?当然不是,他对藩王的忌惮是一直的,只是当时的治国理念和形势都不容许罢了。

  这也可以看出汉文帝确实是很稳重谨慎的,没有足够的把握,那么宁可不做也不冒险。

  但不管是冒险还是不冒险,都是一个选择,可能冒险会失败,可能不冒险就会错失机会,没有一定的正确和错误。

  但无疑汉景帝的选择失败了。”

  李一正色道:

  “汉景帝根基不够是一回事,但是另一方面晁错也错了。

  汉朝前期奉行黄老之道,而朝廷之上,晁错却没什么政治盟友,因为他师从法家。

  法家在史书上普遍的形象都是冷峻,不近人情,得罪人的活可能不止他们干,但他们一定是干的最多的。

  晁错固然是从大局出发,提出削藩,可是他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

推荐文章

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是科学不是异能!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凛风

[原神]咱在璃月安家立业

我和排球哪个更重要?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