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大部分使臣团的人还是守规矩的,所以哪怕百姓们出去摆摊碰运气,一些新奇小玩意偶尔还能卖出比往日贵两三倍的价钱。
更何况,在使臣团们到达得七七八八时,京城内东市那一带的美食街、传统文化街就开起来了,顿时带动起了京城及周边的人流涌入,尽显繁华。
于是,几乎近日百姓人人嘴里谈论的话题都是美食、字画、瓷器……外邦的人事物,竟是开开心心凑热闹的居多,惶恐惧怕的少数。
第141章 派系
秦朝宁在兵部把事情忙活得差不多了后, 难得休沐,在家陪家里人吃过朝食就往韦府跑。
这些天,正是吏部正忙活朝廷内外各个大大小小的官员年度政绩考核之际, 韦之贯的眼袋都浮现出一圈青黑。
他一大早喝着茶,还在缓缓连日转的疲惫, 就看到书童小五把秦朝宁领进来院子来了。
“先生,外面正飘着雪花呢”, 秦朝宁连忙上前,想掺扶他回屋子里, “这天气越来越凉,可别着凉了。”
韦先生这身量今年一年下来都没养出几两肉,要是冬日里再病上一遭,身子骨就更弱了。
韦之贯无奈瞥了一眼管天管地的学生, 没和他多言, 还是回了屋里。
免得他不停地念叨!
“休沐怎么不在家歇息?”,韦之贯直白问道。
他的这个学生这些天都泡在兵部里面折腾,朝堂上下谁不知。不少人还在暗处, 想看他能折腾出什么来。
闻言,秦朝宁很快就把自己这些天的经历简单地给韦之贯说了说。
兵部那边的事情, 他能做的都做得差不多了。约莫估算着, 没几日他就会回去翰林院修史。
韦之贯很惊讶于他能把改进武器一事做得如此顺利,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满了欣慰,“为师就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
“朝宁不过是出些主意, 事情能落地还是工匠们,道长们能干, 才能顺利”,秦朝宁把屋子里的碳炉子点着, 又去打开了小半扇窗通风。
师徒俩人坐在一起,把朝堂上的事情互相通了通气。
韦之贯言语轻描淡写,告诉秦朝宁,在对接外邦使臣团一事上,已经出现了各个环节都有那些有门道的人在里面捞油水。
这事,以后还得看各方势力的人会不会闹得很难看。
如果事情能够糊弄过去,事后大家都还能领些功劳。如果把事情搞砸了,那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甚广,还会引起边境动荡。
希望那些人的脑子还在,别为了些许银钱就被猪油蒙了心。
秦朝宁接收完这些消息,就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他应道,“朝宁会安心修史。”
他没必要再搅和进去朝贡一事。兵部那边的事对于才刚入朝为官不到一年的他而言,已是天大的功劳。
再者,朝贡一事上,各项事务如何应对的思路还是源于他的文章。
过犹不及,他出的风头够多了。
韦之贯见他没面露不甘,也没露出过多的情绪,才说道,“你想明白就好。”
来日方长,这才哪到哪。
不过,秦朝宁无心再参与朝贡一事,有的人却看不得他干干净净站在岸上。
消息灵通的人,这几日陆续得知兵部那边已经做出来更加锋利的武器,传闻还能批量制造。
并且,据说兵部尚书晋鹏这些天都是满脸红光,据知情的人透露兵部大概率研制出了大杀伤力武器。
兵部这一局稳如泰山!
这些天,杨首辅的府上,后门排着队入府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手捧拜帖,怀里抱着各式木盒,哪怕面对着首辅府上的门房,都神色皆是万分恭敬。
实际上,杨誉良因着年纪上来了,精力大不如从前,兼之他位列百官之首,更加不会纾尊降贵,一个个来客都接见。
那些人在外面排着队,挤破脑袋企图想进首辅府里走一趟时,杨誉良在府里正歇着。
这会儿,几名貌美的婢女在给他捶着腿,捏着肩膀,他的小儿子与此同时进到屋子内找到他,“爹,外面那些人是来求朝贡相关差事的?”
闻言,杨誉良轻轻抬眸,看了看明知故问的小儿子,提醒他,“凡事注意分寸。”
圣上年轻气盛,心思多得很。外邦朝贡一事,各方的人捞些好处可以,搞砸了却是万万不行的。
朝廷经不起太多的折腾了,户部那边的库银是真快要见底。
万一引发社稷不稳,历帝不会放过他们所有人。
“咳,儿子不过是嘴上一问”,杨斌应道。
反正,他在礼部已经卖出了不少差事,捞得也不少了。
门外那些,既然他爹让别碰,那就不碰了。
啧,这些人早干嘛去了,今时今日才求上门来。这么多天过去了,半点灵通的风声都没有得到的,迟迟不见去筹谋,可见这些人也不是什么肥鱼,连脑子也不好使。
此时,杨誉良见他还在遮掩自己的小心思,心里实在无奈。
他瞧着这糟心玩意,又想到晋鹏那狗东西的这些天的得意模样,就不由得感慨,为何别人家的儿子十来岁就这般能耐,自己的这个差太远了。
“秦朝宁这个人,你若是闲着无事,就去结交一番吧。”杨首辅挥退身后的婢女们,坐直了身子,严肃地吩咐杨斌道。
杨斌一听,顿时来了趣味,“爹,可是需要儿子把他纳入咱们这边?”
新科小状元,他还是有所耳闻的。传闻除去性情稚嫩,能力倒是真的有,在同僚里面名声还不错。
闻言,杨誉良眼神凉薄地看向案桌上青翠欲滴的番邦提子道,“你先与其交好,看看他作何应对再说。”
这些贫寒子弟每每出头,都总想着走什么劳什子孤臣、直臣那一套,不会轻易结营。他看秦朝宁也有那股苗头。
“这事孩儿领了”,杨斌兴高采烈地揽下。
不过一个无权无势,没半点靠山的小子,这样的人他见多了去了。每次会试上来的人,总会有不少这样出身的。
所以,翌日,他就在秦朝宁放衙的路上,把人给堵了。
秦朝宁见来人同样是身着青衫官服,便规规矩矩朝对方行礼,“不知这位大人,这是?”
杨斌打量了秦朝宁一番,纳闷上了。
就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值得他爹费心?
他的脸上即刻端上笑容,主动凑近道,“小秦大人果真一表人才,不愧是新科前途最璀璨的进士。”
“这位大人过誉了”,秦朝宁愣愣应道,一副书呆子模样。
见来人莫名其妙,他便安静站着。
杨斌见状,心下更觉得这小子不怎么聪明,自来熟地招呼他,“本官是礼部主事杨斌,对小秦大人仰慕已久。今日有缘得以相见,何不坐下详谈?”
对方一报上名号,秦朝宁就知道他是谁了。
杨首辅的小儿子,青衫官员里面的“紫衫”官。
青衫官服是官员里面品级最低的人的服饰,紫衫官服是宣朝三品至一品官员的服饰。
杨斌本人,就是青衫官员里隐形的实权人物。
秦朝宁客客气气,满身书生气地实诚告诉对方,自己家中父母这会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赶回去吃晡食。
他不想和对方建立过密的往来,但是眼下也无需得罪对方,便委婉表达不妨改日再坐下详聊。
听罢,杨斌虽然脸上仍是笑着,眼眸却眯了眯,嘴上应道,“好,咱们就这般说定了。”
他这时放了人,却看着秦朝宁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儿。
尔后的接连几日,秦朝宁发现对方天天都来偶遇自己。他就知道,自己这是躲不过去了。
再不懂人情世故,他再搪塞和对方打交道,在对方眼里怕是不识好歹至极。
于是,这次放衙后,秦朝宁看着杨斌,主动笑着道,“不知杨大人要否到长安街的茶摊子一坐?”
杨斌听罢,神色少了一分冷意,笑着应好,俨然俩人十分熟稔似的。
秦朝宁让老杨叔把他送至长安街,他把杨斌带到一处临街,开阔无私密性的茶摊子便自然地坐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