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163)
“我也这么觉得,天幸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们可以将他的另外一本书也翻译过去!”
……
这些人议论个不停,然后这本书,很快就在洋人的圈子里传开了。
来上海的洋人,不见得都懂中文,但基本都懂英文,他们将翻译好的稿子抄写了几遍,然后就传阅起来。
可惜的是,后半部分还没翻译好,于是这些人,就看不到完整的……他们都想去学中文了。
《传染》这本书,热卖了好多天。
一些不爱看书的,都会将这本书买下——这样有名的书,哪能不买?
一些卖日货的店铺的掌柜,更是刻意买了这本书回来放在自家的柜台里,告诉别人他们是爱国的。
而书买回来之后,便是那些不怎么看书的,少不得也会翻一翻,而他们看了之后……在这个没啥书看的年代,很多人这么一看,就入迷了。
天幸一时间,又多了很多读者,上海这地儿,还到处都在讨论这本书。
“要是真有西林这样的东西就好了!”
“《我在百年后》这本书里,也提过西林……天幸几次三番地写,是不是真的有这东西?”
“这书很好,就是后面竟然把日本人救了,让我不痛快。”
“有什么好不痛快的?他们日本人要我们救,多痛快?”
“文里不是说了吗?要什么人道主义。”
“要是哪天我们的国家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
……
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穆琼面前的桌上,也摆着一本《传染》。
《传染》这本书的销量,远超他从前写的《留学》之类,可惜他一分钱都拿不到不说,还要自己花钱买……
但他依然是高兴的。
傅蕴安过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穆琼桌上的《传染》。
“这本书你看完了吗?”傅蕴安问。
“看完了。”穆琼笑着推荐自己的书:“蕴安,这本书你一定要看看,写的很好。”
“我看过了。”傅蕴安笑道:“确实是一本好书,我很喜欢。”
穆琼听到傅蕴安这么说,突然问:“那你是喜欢我写的书,还是天幸写的书?”
傅蕴安愣了愣,道:“当然是你的。”其实他更喜欢《传染》,但年纪比自己小的情人,肯定是要哄着的。
穆琼笑起来:“蕴安,其实你可以这样说,就说我喜欢天幸的书,但我更喜欢你。”
傅蕴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会说话的吗?
傅蕴安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一学怎么说情话。
而这个时候,霍英又一次收到了来自自己父亲的电报。
最近他父亲总给他发电报,而那些电报……全是骂他的。
发电报不便宜……老头子真是钱多烧得慌!
霍英压根就没把那些电报当回事,继续做事去了。
他跟日本人明刀明枪干了一场之后,做事越来越顺利,现在国内很多爱国人士争相给他帮忙……
就说最近日本人抢了他要的毛呢料还有羊毛原料,立刻就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些。
霍英原先是不怎么喜欢那些整天喊着要救国,要革命的人的,觉得他们太闹腾影响他赚钱,但这会儿,他突然觉得他们有点可爱。
“《传染》这本书,我们加印一些,然后送到别的城市去卖。”
“工厂那边让他们加把劲,多生产!”
“两万件的毛呢军装,只是个开始而已!”
……
霍英吩咐着手底下的人。
他已经弄来可以制作毛呢料子的机器了,羊毛之类的原料也买了不少,两万件的毛呢军大衣,肯定是能生产出来的,就是时间上可能有点紧。
“二少,那个订购毛呢军装的英国商人,他最近跟日本人走得很近……”一个属下皱着眉头有点担心:“如果他反悔,不要我们的军装了,我们的资金会周转不过来。”
他们为了做这批军装,投进去不少钱,要是做出来了那个英国商人不要,这批货就砸在手上了——这军大衣都是照着欧美人的身材做的,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去穿,怕是会不合身。
“没事,他们不会不要。”霍英笑起来。
霍英把手下安抚好的时候,那个跟霍英签订了合约,还付了定金的英国商人,已经决定不要霍英做的那批货了。
在日本方面愿意将他付给霍英的定金补偿给他,再以极低的价格卖一批毛呢军装给他的情况下,他到底还是选择了日本。
毕竟他是一个商人。
就算要提防点日本,也并不影响他跟日本人做生意,不是吗?更何况,日本生产出来的产品,论质量确实要比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好。
要不是他的朋友游说,他之前是不会找中国人买军装的。
在土肥原四郎的牵线下,这个英国商人跟日本的厂家签订了合约。
他跟霍英签合约的时候,是给了霍英定金的,但这次他并没有付定金,反倒是日本方面给了他一笔跟他给霍英的定金相同数目的补偿。
“威尔先生,我们签订了契约的事情,还请你保密。”土肥原四郎对自己面前的英国商人道。
眼前的英国商人不把这事说出去的话,霍英的工厂就会把那两万件毛呢军装生产出来。
到时候这英国商人再不要……霍英就惨了!
土肥原四郎这么一想,心情立刻就变好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多抢一些霍英的生意了,而生意一次次被抢,霍英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他的工厂自然也就开不下去了——就算他的身后有霍大帅,但霍大帅不可能无限制地给他钱。
等霍英的工厂倒闭,他兴许还能收购了霍英的工厂。
“没问题。”威尔先生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土肥原四郎笑得眯起了眼睛。
霍英近来收到的订单,可不单单是毛呢军装这么一个,事实上,他还收到了一些皮毛背心、靴子之类的订单。
而土肥原四郎如法炮制,同样将之抢了过来。
生产出这么多货却卖不出去,土肥原四郎已经可以想象霍英到时候该有多么倒霉了。
日本人抢生意的事情,上海的地头蛇江新春多少察觉了一些。他手上拿着霍英工厂的股份,是盼着霍英赚钱的,也就找到了霍英,让霍英小心。
“江叔放心,不会有事的。”霍英道。
他的仓库里,已经堆积了很多西林……也是时候拿出来了。
违约的人所在的国家,他坚决不卖……他倒要看看,这些人敢不敢违约。
日本那边,已经在生产从他这里抢走的订单所需的产品了,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卖出去。
第151章 治病
这个时候, 西医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体系,但其实还很不成熟。
别的不说, 就说六七十年前, 那会儿国外某些有名的外科医生给人动手术,都不是在手术室里,而是在一些“剧场”里的, 还卖门票请人来看。
他们赚的门票钱,比给人动手术赚的钱多多了。
同时……那时动手术的人,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就连医生自己都有可能没命——有些医生给患者动手术的时候,不小心划开自己的手, 感染上细菌,然后就跟患者一起死了……
可以说, 那个时候患者去做手术, 完全就是在搏命,还非常非常痛苦,毕竟那时连麻醉药都没有,患者全程都清醒着不说还很疼, 需要被绑起来再由助手按住手脚……
五花大绑躺在“剧院”中间,任由医生给自己开肠破肚,旁边还时不时有人拍手叫好……也很凄惨了。
不过最近这些年已经好多了,在发现细菌的存在之后, 无菌实验室就流行起来。
但就算有所改进,重视消毒了, 因为感染死亡的病人依旧非常多,此外,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这时也非常多。
比如说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就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在此时的欧洲,有些家庭甚至会有好几个孩子死于猩红热。
穆琼在现代的时候看过的世界名著里,就常常会提到猩红热,小孩子感染了,几乎九死一生。
而在此时的中国,猩红热也时常爆发,当然了,中医不叫它猩红热叫它烂喉痧,它被归类为瘟疫,传染上之后,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五,孩童的死亡率还更高。
而这样一种病,用青霉素是能治愈的。
穆琼正是知道这时候的医疗有多么落后,才会希望青霉素能提早问世,而这一切,傅蕴安和霍英同样清楚。
霍英在看过傅蕴安给他的临床数据之后,就已经知道这种药有多么珍贵了。
在《传染》卖出了几万本,无数人讨论西林的时候,霍英拿着几瓶青霉素注射液,来到了上海的某个医院。
他特地让江新春查过,得知一个带着儿女来上海生活的传教士,他的小女儿得了猩红热,正在这里住院。
霍英原本是想救几个英法两国的大人物的,但最近没有英法两国的大人物得需要青霉素的病,也就这个小女孩用得着……
霍英来到医院里,立刻就有人上来询问,在他用英文说出那个传教士的名字之后,那人就将他带到了那个传教士面前。
这个女儿得了猩红热的传教士名叫史密斯,他的妻子跟他一样是一个传教士。他们在上海有工作,但这会儿,他们夫妻两个都没有去工作。
他们的小女儿快要不行了,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猩红热。
只要一想到他们的小天使会离开他们,他们就克制不住地心痛,自然无心工作。
听说有人找自己,史密斯走了出来,皱着眉头看向霍英:“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史密斯先生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看起来非常强壮,但他现在很没精神。
他的鼻子红红的,眼里有着红血丝,头发更是乱糟糟的,瞧着特别颓废。
“我叫霍英。”霍英道。
史密斯之前并没有见过霍英,但霍英身为军阀之子,最近又闹出很多事情来,史密斯还是知道他这个人的。
“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史密斯更奇怪了,他跟霍英从未有过交集,霍英为什么要来找他?
“你看过《传染》吗?”霍英问。
史密斯摇头:“没有,这是什么?”
“这是一本书。”医院里的一个洋人医生走了过来,用英文问霍英:“霍先生为什么突然提起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