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人根本不接茬,平日里下帖子邀请,只会礼到人不到,上门递帖子推脱人不在,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做事,关键他还真有事儿可做。
要是找事打压?
也不看看他人如今是什么官职,左副都御史!
他不找自己的事儿就万事大吉了,还派人去给他找事,那不是自动送上门的政绩,遂死了这条心。
纵使是当年教过江无眠一课的孙启也是心情复杂,遥想那时,江无眠还不过是岭南一知府,他则是侍读学士,今日一见,他仍是侍读学士,可江无眠摇身一变已位比尚书。
再过几年,自己许是能接下万大学士的位置,但到那时,江无眠怕是已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
江无眠摇头,道:“不请自来,是恒阳失礼。”
两人边说边进了翰林院,江无眠在路上说了说扶桑道的情况,在知道那地方有个偌大白银矿之后,谁都想听一听一手消息。
以往江无眠是不怎么出门,白楚寒等人又是武将,不好凑上前去打听,现在还不容易装上,孙启自然会问起一二。
“……原来如此,真是想不到轰天雷竟是能炸开矿。日后铺路穿山怕也不成问题了。”孙启感叹道。
江无眠肯定道:“总归会有那么一天,当日匈奴一战,能炸出地下水,扶桑一战则是得了银矿,轰天雷的实用效果已经初成,只待人将之用起来。”
距离那日还有不远的路途要走,毕竟拦截在面前的是山体勘探。万一炸出来什么溶洞,导致地基不稳,出现山体滑坡等事故,那建元帝怕是要直接禁止火药在开山铺路上的应用。
“这便是扶桑日后的教学书籍?”江无眠是打着学习编纂教材的旗号来的,孙启误以为他要来看看扶桑道的教材,于是便带他来了一处地方。
孙启拿起来一本崭新书籍,翻开两页展示道:“此书仰赖于鸿胪寺一干人等的翻译,我等不过是润色后再添了几笔罢了。”
但鸿胪寺只管送书,不管生产,所以才与翰林院合作,整理润色修订校正印刷等事情全是后者要做的事儿。
说起来,这么多的书还是书坊承接的单子。
看过之后,江无眠敏锐察觉到一件事,左手边的和右手边的书并不一样。
左边是有标点版的,右边是没有标点,仍然是需要自己断句的。
孙启道:“目前只有两本有了标点版本的修订,这是翰林上下与诸多大儒、学士商议出来的结果。其他部分尚在校正,目前没有出标点版本。”
因为对个别字句的断句根本没办法说服所有人,至今没有个统一标准,翰林院都开始上演全武行了!
要不是眼疾手快抢到来迎接江无眠的人物,孙启怕不是就要被一群学士大儒等人给打了。
由此可见,涉及学说之争时,什么儒雅不争、淡泊名利都是假的,只有到手的实际才是真的。
江无眠试想一番,上了岁数的老爷子站在前方,身后一干徒子徒孙摇旗呐喊,恨不得将对方学说贬低到地里去的情形。
表情难得痛苦起来。
因为他想起一件事情——
自家恩师好似也是某个学说的支持者!?
孙启好似也对那场面心有余悸,带人兜着圈子就是不提去看全武行,好歹给老爷子们留一点面子。
虽然不知江无眠又脑补了什么,以至于表情都有所控制不住,但他还是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还带人去了翰林院小厨房吃饭。
席间,江无眠看到不少玉米做成的饭菜,多吃了几口。
扶桑两年,他吃鱼吃够了,还是自家好,地大物博,什么都能吃什么都不缺。
对比之下,还是大周本土的生活最为舒适,要是老爷子们吵架的声音别这么大就更好了,他在廊下吃着饭都能听到!
孙启充耳不闻,?格外认真地讨论起来玉米的产量和近两年的西域两道发展,“北地多种玉米,产量奇多,近年来病虫害也有多发。度粮司派遣专门的粮博士前往各地助农讲解,还带人研发新型肥料,试图减轻一二。”
翰林院作为建元帝的秘书所,过手读的写的折子不计其数,这等粮食相关自然是过一手,因此说起上面的数据头头是道,正好掩盖尴尬。
尽管江无眠不是外人,身上挂着翰林院的职位,可他同时还是左副都御史,能参一本言行无状,就够翰林院上下喝一壶的。
江无眠本人折腾出来标点,没想到争议最大的会是翰林院,但他不好就此多谈论什么,言多必失。
因此他当作不知,顺着孙岩的话题继续道:“西北如何?草场、马场怎样?盐湖是否稳定了?”
“西北能耕种的地方种上玉米,其他部分用来喂养牛羊,羊毛产物大量运往东北、北部等地,格外受人欢迎,年年冬天都不难熬了。现在还在准备羊毛被褥等物,也不知今年能否赶制出来,真要如此,我可要多定两条。”
从南方来的棉花被褥、蚕丝被褥不是不保暖。可前者厚重,冬季不适合老人盖,后者是轻柔多了,但是价格也高,若是羊毛能比棉花轻便,价格比蚕丝便宜,那就最好不过了。
一想到过冬,江无眠就想到羽绒,可大批量的鸭绒鹅绒难以收集,后续的处理工序也是繁琐无比。
且以现在的纺织技术弄出来的布,真能保证不跑绒?
他没这个信心,不过倒也是个赚钱方法,回头可以写信问恩师或者师兄,江南岭南两地是否有大批量养鸭养鹅的商人,可以收购一些绒毛回来试试。
吃过一顿饭,听了半日争吵,江无眠火速回家,刚出翰林院便松了口气。
文辩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首先一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江无眠揉了揉耳朵,至今他的耳朵里还回想着万大学士的高声质问,听什么都带回音。
刚到家中,就见本应在学院上课的白楚寒面色沉重进门,上来叹口气道:“恩师今年年底回京。”
不是三年任期考核,不是有什么必须上京的升职,也不是北真腊有什么变动……
江无眠倒吸一口气,这还能为了什么?
不就是当下最为热切的话题,使用标点编纂圣人学说啊!
“师兄,我现在和师父坦白,能否免了文辩?”
真要是上场他也不是不能讲,问题在于这事儿他就是背后推手,再亲自下场推广,是个人都要觉得他是为了立学说才推出的标点。
思及此,江无眠深觉前路无光。
第230章 作物
江无眠暂时想不出逃避的法子,北部先行乱了起来。
东西突厥正式因土地、粮草口粮内乱,部分百姓和士兵试图逃离战争中心,有的北上,有的西去,有的东渡出海入高句丽,还有的则是南下遁入大周。
战争持续多月,南下接收的难民过万,还在源源不断增加,截止腊月前夕,已达五万之数,更多的则被风雪困在路途上,而非不想来。
接近的几个行省很快接到朝廷命令,先将难民编辑造册,暂时收留过冬,待到明年根据情况再安排人去矿山开矿、建设西域两道,缓解用人紧张情况。
尽管比不上之前的安生日子,甚至于开矿还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但大周正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期间,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为进一步拉拢人心,建元帝还特意下令,只要表现良好,三年内没有异常行为,就能逐步从临时居住人口转为正式的大周百姓,受本地律法保护。
这些人里有曾经在西域定居过的部族,有一直生活在北部的部族,见识过大周的强大与繁荣富足,原本还在忐忑于对方到底会不会因为世仇而打击报复,在见过超过明文发下的告示与到手的粮食之后,已是定下心来。
——冬季粮食有限,真能拿出粮食给他们吃,说明大周真的在接纳他们。
大周粮食正在逐步增加,又因近年来逐步安稳,人口迎来一小波的爆发式增长。
但是不够,相对于偌大的国土面积来讲,人口数量太少,多半集中在中东部发展地区,西部的人太少,新拿下的扶桑道还没彻底归化,未来还要分出部分人手定居与此。
上一篇:恶心完宿敌后一起重生了
下一篇:左手勺来右手锅[快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