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还在一旁勤勤恳恳地写调查笔录,程蕾随意瞥了一眼,视线落在了另一页上。
笔录很详细,从提纲到记录,助理甚至还把宋非玦一些简短回答的表情也用括号概括加上了。
但程蕾看的并不是那一页。
为了参考对照另一个在场当事人的陈述,助理把另一份温沛棠的陈述也带上了,但显然温沛棠的陈述太过混乱,并不能作为对照参考。
程蕾死死盯着那句温沛棠无意间说出的,同时被助理无意间记下的那句“他什么都没做错”。
旁边的括号里还附加了助理对温沛棠当时动作和表情的概括:摇头,悔意。
既然是杀了人,怎么可能什么都没做错?
程蕾先前听到这句话时,只以为温沛棠的意思是宋非玦出于迫不得已。
她忽然想到方知潋跪在她脚边,不住地重复着那句“他答应过我的,他不可能杀人”。
程蕾在那个瞬间冒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联想。
助理还在奇怪程蕾怎么问着话忽然停了,下一秒,她却听见程蕾用压抑的声音问宋非玦:“你的意思是,造成宋聿名死亡的脑部击伤是你在与他推搡的时候抄起花瓶重击导致的?”
这不是刚刚问过吗?助理愣住了。
宋非玦抬眼,一道稍纵即逝的光线照在他锋利的下颌线上:“我已经回答过了。”
“那么我换一个说法,”程蕾迎上他的视线,她用余光瞥了一眼站在后面的侦查派员,屏住呼吸,用平铺直叙的语调,却刻意咬重了最后两个字,“这个问题在于主语,是谁?”
这次宋非玦没有立刻回答。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程蕾,近似缜密的平静情绪仿佛被打破。那双黑沉沉的眼睫定住了,剩下的只有一种情绪。
是警告。
方知潋出国的那天,只有祝闻去送了他。
他拖着一个行李箱来临川,拖着一个行李箱离开临川,什么都没变。
办完登机手续,他们一起并排坐在进关旁边的麦当劳座位上。
沉默了许久,祝闻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你看前几天的新闻了吗?”
2013年10月,叙利亚战争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首都大马士革,造成五千余人伤亡。连续很长时间,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网络新闻的版面都在报道战况的最新进展。
刚出事那会儿,方知潋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宋非玦的新闻,在一个网站上社会新闻的小版块。宋非玦理科高考状元的头衔和弑父,又或者是杀人两个字连在一起,变成了新闻标题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
下面有人评论把孩子培养成绩好了有什么用,性格都扭曲了,生个孩子不如生块叉烧之流的。方知潋不敢多看,他把网页关掉了,在紧紧拉着窗帘,没有一丝光线的昏暗房间里抱着膝盖发呆。
有很长一段时间,方知潋不敢出门。他怕看见这座城市的哪怕一个人,对着那段时间的新闻上的宋非玦指指点点。
这件事的热度短暂过去了一阵子,直到前不久一审判决结果出来,程蕾申请了二审再上诉,陆续开始出现了宋聿名死亡前持续多年家暴隐情的报道。
方知潋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祝闻跟着沉默了一会儿,生硬地转移了话题:“你到那边人生地不熟的,租房子了吗?”
“中介帮忙联系了Homestay。”
“哦……那就好。也就四年,眨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是啊,也就四年,”方知潋低声说,“多在一起四年就补回来了。”
祝闻闲得没事用鞋尖去蹭地面,没听清他的后半句,自言自语道:“可能我们都太年轻,把四年想得太重要了。”
“我和尤丽说,”祝闻抬起头,“等寒暑假我就去平宜找她,十一五一什么的都去。距离算什么啊,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消磨不了我的喜欢。”
方知潋看了祝闻一眼。
高考分数出来的那天,他们一群人还在临榆岛,具体发生了什么方知潋不得而知,最后只知道祝闻上了平行志愿的最后一档学校,留在了临川。
方知潋拍了拍祝闻的肩膀,以示安慰。
离登机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方知潋在关口向祝闻告别。
祝闻好像从来不会丧气似的,他夹在送机的人潮中,穿了一身五颜六色的夹克,格外鲜活醒目地朝方知潋挥手。
方知潋也朝他挥手,然后转身离开。
他把指尖掐得发红,迟钝的疼痛感涌上来了,用力地阻止着他最后一次回头。
过海关一切顺利,安检也是。
方知潋把经过安检篮子里的外套拿出来重新穿上,安检人员是个女孩子,还微笑着说祝他一路平安。
他同样回复了一个笑容,说谢谢。
然而再低下头,方知潋却怎么也无法迈出下一步。
安检地面上的瓷砖贴了一排标语,上面写着:请往前走,不要在此停留。
方知潋慢慢蹲下了。
他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粘在地面上的标语,耳边是安检人员有些担心的声音,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吗。
方知潋想摇头,然而事实上是他无法发出任何声音,也无法做出任何动作,唯一能感知到的,只有眼泪流进领口的滚烫。
他在向未来走,宋非玦却停在了他身后的那一步。
永远停在了那里。
同年12月,临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网络热议的高考状元杀人一案做出二审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
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宋某有期徒刑六年。
作者有话说:
阿普唑仑
第五十六章
记忆深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常都会带有副作用,比如久而弥深的悔意,比如不停地做同样的梦。
方知潋从一场无限接近于失重的梦里醒来,浑身冰凉,只有额头被那梦烙得发烫。他撑起上半身坐起来,搭在身上的薄被松松滑了下去。
古铜色的挂钟立在四四方方的空白墙壁阴影下,秒针慢吞吞打着圈,城市依旧在无声地运转。
窗外天色不明,隐约可见在下雨。有飓风敲打在玻璃幕窗上,叩下的声响很重。
眼前的房间是陌生的,雨也是不尽相同的。
方知潋听见自己压抑的心跳,在狂风骤雨的掩映下显得很微弱,他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压得变形的枕头,上面还残留着一小块莫名被洇湿的水渍。
眼前的一帧渐渐与八年前在临榆岛的那场雨重叠了,方知潋盯着手腕,过了许久才移开视线。
只是十八岁的雨季来了又走了,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门把被压了下去,随着门框摩擦地板发出的声响,一个高挑纤细的身影探进房间,语调上扬:“这么快就醒了?”
方知潋转头去看来人。对方是个穿咖啡色高领毛衣裙的女人,长卷发拢在一侧,眼线勾得很长,有种说不上来的韵味。
不等方知潋回答,女人已经兀自掩上门进了房间,她自言自语道:“早知道就告诉他不用去买药了。”
“你是?”方知潋迟疑地问。
女人不理方知潋,自顾自坐到床边翘起腿,探出一只手捂在他的额头上。
方知潋条件反射地躲开了。
“没有体温计,凑合一下看看你还烧不烧,我对你这种……”女人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合适的措辞,勾起唇角暧昧地笑了,“小男孩?放心吧,我对你这种小男孩不感兴趣。”
方知潋果然不动了。倒不是对方不感兴趣的发言多令人惊讶,而是因为他看见了女人另一只手上端着的玻璃广口瓶。
女人用手背碰了碰他的额头,又碰了自己的,没觉出有什么不同来,便草草下了结论:“应该是退烧了。”
方知潋有几年没吃过这种黄桃罐头了。广口瓶的外壁上还沾着水珠,显然是放在冰柜里很久,又拿出来在常温处放了一段时间导致的。
高个子的女人是民宿的老板,叫裘韵,此时她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叩着玻璃窗。
“你们还真是倒霉,”裘韵的口气里有幸灾乐祸的意味,“难得一遇的强台风,就叫你们遇上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