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261)
别人是看不懂的。
不过也没人说什么,反正这试验田,只有于侯爷自己折腾,石宏大最多帮他开个荒,平整一下土地。
因为是新开荒的,连肥都不用施,直接躺平,整理,然后起垄,成型。
就在于良吉在荒地上开垦的时候,报喜的人,也到了十八里铺。
十六个孩子,都中了秀才!
老村长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直接坐在村子大门口嚎啕大哭,很多人都跟着掉眼泪,从此之后,他们十八里铺后继有人了。
哭过嚎过之后,就剩下狂喜,给报喜人包了厚厚的红包,本来紧张的春耕,愣是挤出一天时间,摆了酒席。
全村人都喝得酊酩大醉,十八里铺如今有二十四个秀才了!
全村才多少孩子?
这个数目拿出去,整个东北府都拔尖儿!
十八里铺这次又轰动了,张家村村长联合了几个村的村长,前来恭喜老村长,而县令大人,则将人召集到了县衙,商量一下他们这个公立学堂,还有必要留在张家村么?
张迪当时的脸色,看的老村长都心有戚戚。
“小学堂已经很久没有山长,而且很久没有考中的学生了,为了下一代着想,本官这个当地的父母官,不能不出声了。”宇文县令看着张迪:“你当初说要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结果呢?”
当初说给机会,给时间,他给了,结果呢?
啥都没有!
连个考中童生试的都没有,还要他给机会?
再给机会这茬孩子都长大了,全都耽误了!
宇文县令生气的是,张家村的不作为,有那时间,都放到了挣钱上,跟人家搞什么菜棚子,结果呢?
失败的不说一败涂地也差不多了!
“我看,这小学堂也该换个地方了。”李家村的村长第一个出声支持县令大人此举。
他的眼神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没离开过余老村长。
谁不知道十八里铺的学堂是最好的学堂?可大家也知道,那学堂是谁的。
当时不知道轻重,得罪了侯爷,现在知道了,人家高高在上,他们这样的,连侯府后门都进不去。
再说侯府也没后门儿啊!
“嗯,换个地方好,换个地方指不定孩子们都能出息了。”最远的马家村的村长也附和。
尽管自己的独子跟石家那二丫头有牵扯,可那二丫头都远嫁了,他儿子也在去年娶了亲,虽然夫妻俩看着相敬如宾,有点生疏,可日子久了,他就知道啥样的闺女才适合当妻子。
现在操心的就是这学堂的问题,再这么折腾下去,这学堂可真的没法让孩子们上了。
还是十八里铺好,起码在那里上学,不管远近亲疏,都能跟侯府走得近一些。
“换个地方肯定能出息!”石家庄的村长说话很直接,一点不如前两个村长说的那么委婉。
过年的时候,老婆子听他的话,提前托人给远嫁了的石桂娘送了年礼,对方亦回了厚重一倍的年礼给他们家。
跟石宏大的关系,他算是维持得不错,尽管石宏大那边一点表示都没有,但是没有表示就是默许了。
所以说话的时候,他的底气很足。
其他几个村的村长也都同意换个地方,实在是张家村让他们觉得太不妥了。
张迪一个人脸色变来变去,张家村一直是几个村子里的领头羊,突然现在让人从老大的位置上撵了下来。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觉得不好受。
尤其是对方还是个他们永远也无法超越的存在。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换个地方吧!”宇文县令老神在在:“余老村长有什么意见?”
“你们也都知道,我们十八里铺的学堂现在光是秀才就有二十四个,等上了秋,前头那八个孩子,还得去府城考举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老村长瑟瑟的抖落了一个接一个喜讯:“还有两位进士来我们这儿,是侯爷的同窗。”
这些村长的眼睛,一个比一个亮。
其实早在来之前,于良吉就找过老村长了。
当时俩人就商量了,十六个秀才的事儿时瞒不住的,也没打算瞒着,这是喜事。
但是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有人看着眼红了。
“都是孩子们,没必要耽误他们的行程,让人都过来吧,正好,我那老宅给先生和住宿生住,前头全都扩成学堂,肯定够用了!”于良吉早就有这个打算,这次正好趁着这个风头,将事情落实。
要是没有于良吉这句话,老村长也不能这么大包大揽,因为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明知道十八里铺有好的教育资源,他们都眼馋很久了。
“那成!”老村长点头。
于是,就有了现在,老村长在他们面前得瑟的机会:“过了五月节,就让孩子们都来吧,住宿有地方,走读也可以。”
“侯爷......是个什么意思?”这么容易?大家不太敢相信。
尤其是这学堂,本来是私立的,突然转化为公立的了,谁不寻思一下啊?
“侯爷说了,要是孩子出息,先生严厉,不断有人能考取功名,那就是公立学堂,要是有人敢拉帮结派,怂恿孩子们争勇斗狠,不好好学文习武,这学堂就是私立的,直接撵回去不解释。一家孩子这样点撵一家人,一村孩子都这样,就撵一个村的!”老村长先把狠话说在前头:“谁家要是怕孩子挨打吃苦,可以不来上学,来上学的,就归学堂管了,每年都要考试,考不过去的要留堂,三次都垫底,只能退学。”
这一天就比张家村的要严格多了,且说的也是为了孩子们好。
“我们学堂不实行浪费,吃东西都吃干净,有统一的学服,住宿也不收钱,有一个书房给孩子们看书,也有游乐的地方,不放心的可以过来看看。”老村长扒拉了一下自己眼前的果盘,拿了个草莓,嘿,是他们十八里铺的草莓啊。
“那是要交点什么费用么?”普通的学堂,人家教的就是“三百千”,县里的学堂是公立的钱,且收的是童生和秀才,而府城里的学堂,收的就是举人了。
以此类推,等京里的太学、大学等地方,收的就是那些举人们。
这些地方虽然都是免费的,可孩子们上学,哪能儿兜里没点钱呢?
学堂也要供应伙食,可不得收点粮食钱?笔墨纸砚都要供应,也要银子!
“笔墨纸砚自备,学服我们提供,剩下的不用一文钱。”老村长斜眼看了一下张迪。
十八里铺就是有这个底气。
330 黑李子树
十八里铺当然有这个底气,张家村张云逸当山长的时候,别提多闹心了,各种费用摊派在学生们的身上,张家村的人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属于到包庇!
等名声臭了才想起来阻拦,早干嘛去了?
这迁移学堂的事儿,老村长都点头了,这些村长们高兴的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唯有张家村的村长,张迪,一张脸拉拉的跟鞋拔子似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众人都心满意足,唯有张迪垂头丧气,自己村子不争气,不过他不会认输,没有学堂也好,那就专心致志的种菜!
早晚有一天,他们张家村的人会回复原来的地位!
第二天,就有村长到了十八里铺,带着他们村子里的学生,于良吉干脆让这帮孩子们全都住校,并且将自家的马车分了一下,反正家里护卫多,他又不是什么三天出行两天打猎的那种人,所以这些护卫们行都没有用武之地,干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给孩子们放三天假,然后赶着马车,让护卫送他们回家。
这附近十个村落,都是一个姓村,一个村子分二十个护卫,两天也送完了。
来回有专车,有专人保护,一点都不用家里人操心,当然,于良吉也有让侯府跟大家亲近的意思,毕竟这附近都是村落,总不能高高在上,这些孩子,以后都是于宝宝的同窗,日后或许会是他的助力。
多个朋友多条路,上个敌人少堵墙啊!
开学之后,便是四月末,开荒的试验田都已经准备好了,而大体上已经开始预备春耕了。
四月过后便是五月节,五月节,侯府送出了大量的粽子,这次做的更精细,各种馅儿的,红豆的、咸蛋黄的、腊肉的,蜜枣的,红枣的应有尽有,谁挑中什么馅儿的就吃什么馅儿,颇有点撞大运的意思。
不过大家都拿着猜,然后扒开看看是不是自己猜中的那个,尤其是小孩子们,乐此不疲。
怕孩子们吃的多了撑到,所以今年的粽子都做成了很小的粽子,大概只有掌心大小,除去皮之外,也就够一口吃的。
小孩儿们都可高兴了。
“这个是腊肉的,给你吃!”于良吉也美滋滋的拆粽子,拆到一个腊肉的,他就塞给石宏大。
石宏大不拆,就守在他身边,俩人跟一大群人一起,坐在一大堆小粽子跟前猜粽子。
猜对了自己吃掉,猜错了就塞给石宏大,玩儿的不亦乐乎。
吃了十几个才吃饱,这一天,十八里铺依然喜气洋洋的过。
五月节的时候,于良吉让人以节礼的名义,送了五大麻袋的土豆种给张玉文张老爷子家。
还包括一些细麻布,可以做夏衫用,春衫已经都穿上了。
因为送去的时候,是个管事的去的,还带了很多人手,看着乌泱泱一大堆,而且打着侯府的名义,张家村的人天生就比人矮半截。
所以没人知道,张老爷子家有了那以丰收闻名的土豆种。
而张老爷子已经决定全都种土豆了,不能种土豆的就直接种植点苞米,口粮够吃就行。
这边,过了五月节,就开始种地了,这边的一百亩都地,都让于良吉自己种,他挑选了一些土豆,继续种植二十亩;玉米种了二十亩;花生种了二十亩;高粱二十亩;黄豆二十亩。
这是大田的东西,她挑选的都是上好的种子。
而大棚也开始打开天窗,接受春的气息,以及夏的炙热。
因为有耧车和三铧犁,别看今年增加了不少亩数,却是种植的很快,自家那原本的雇工一个都没少,因为于良吉觉得用熟不用生,他们合作这么久了,这些人也不偷懒,就调高了工钱,照旧跟他们合作,而自家那些负责种田的人,也跟着一起下田,这个时候,于良吉就让何管家找来账房,给他们月钱之上再发些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