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161)
于良吉眼神儿也没了,委屈也风吹云散了,反倒是憋得满脸通红,石宏大也翘起了嘴角。
宋婶子没想到,她这说的文雅也没用,人压根儿就有听没有懂!
“娘,你说这些,他们听不懂的。”宋送姑娘小声的拉了拉宋婶子的袖子。
还是刘宋氏见机开了口:“这是好事儿,宋婶子,你放心,大家走在一起住着,你出门就能看见闺女,怕什么?巴敢欺负人,咱们可不是吃素的,黄大嫂,你说是不是?”
末了还拉了个盟友。
“放心,这家里不是还有大老爷跟小少爷呢吗?”黄厨娘也笑道:“他今天敢当着二位老爷的面开这个口,以后有了事情,你只管找二位老爷给你做主!”
不愧都是大宅门里呆过的人,刘宋氏和黄厨娘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
可惜,宋婶子还是不太放心,毕竟他们七八年之后就合约到期,到时候什么情况还不一定呢!
“你闺女跟了我儿子,他给你养老送终。”巴图终于开口了,憨厚地许下了诺言:“以后一个儿子姓巴,一个儿子姓宋。”
于良吉惊讶的看了一眼旁边的石宏大。巴图的心胸够宽广的啊!
“不用,用了吧?”宋婶子也没想到,巴图会这么说。
“用,以后祭祀的时候,让他给你烧纸。”巴图不在乎的甩了甩手,拍了拍巴:“跟你媳妇以后生俩娃儿。”
巴这二愣子还点头!
“巴图心胸真是大啊!”于良吉感叹了一句,在古代,能让孙子跟儿媳妇姓的太少了。
“没啥,以听别人说过有个村子也是这事儿,寡母拉扯大的闺女,挑女婿,个个都不满意,后来还是一个不甘心的后生,找了家里人,那后生的爹就是这么说的,后来那闺女嫁人了,就生了俩儿子,一个随夫家姓,一个随婆家姓。”而且听说两家过得都还不错,亲如一家人。
且巴家再怎么汉化,骨子里也是有着外族人豪爽不羁的性子,本来他们家是没有姓氏的,可后来还不是有了“巴”这个姓氏?
在草原上,名字和姓氏不过是个代号,是个称呼而已,巴图是真的不在乎,往上追溯的话,大家都是同宗也说不定呢。
主要是草原上也没这么水灵的姑娘,以后他们的孙子肯定跟小少爷一样粉雕玉琢!
于良吉:“……!”
还以为这主意是巴图自己想出来的呢,合作还是借鉴了别人的经历啊!
石宏大清咳一声:“那宋婶子,你看这事儿?”
“我同意。”宋婶子看了看闺女,再瞅瞅巴,虽然人太实在了些,可这样的人没花花心眼子。
哪怕以后分开了,女儿,应该也不会受委屈,这家人心地都好,她可是观察了很久,自那个小子看女儿第一眼,她就发现了!
“好,那个,什么时候办喜事儿?我去请单媒婆来!”于良吉看了看自己这个院子,于家可是连大红绸子都没撤掉呢!
“今年冬月吧。”宋婶子低眉顺眼的提议:“现在赶一下工,绣个喜服和嫁妆等物品。”
“不用太赶,那个,家里做衣服的东西都在你那儿,尽管挑合适的用!”于良吉没说挑好的用,因为她们的身份,也穿不了绫罗绸缎。
那样不是帮她们,而是害他们了,僭越和逾制可都不是小罪。
“谢小老爷。”宋婶子微微一福。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请管家娘子去单媒婆那里说一声,新房的话,在巴家隔壁在起一座。”于良吉想了想,那边还有一片空地,正好还没盖什么东西。
唯一不好的是离围墙挺近。
“哎!”刘文喜高兴地点头。
围着道了喜,就要分头去办事,于良吉还特意让刘文喜先给发了红包,再让大家伙儿忙去。
一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还喜气洋洋的,于良吉都吃了半碗饭。
晚上睡觉,于良吉抱着被子,警惕的看着进了屋里的石宏大。
234 又是一春
“好好睡觉,今天不折腾了。”石宏大很正人君子的穿着里衣里裤上了炕。还拿过于良吉手里头的被子,放倒于良吉,给他盖好。
于良吉有点懵,脸有点发热,恶狠狠的发言:“我不是那个意思!”
“嗯嗯,我是那个意思。”石宏大吹灭了蜡烛,随意的道。
于良吉蹭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好啊,果然是那个意思!”
“瞎想什么呢!”石宏大将人压下。
于良吉手蹬脚滑:“放开我!”
“这辈子都不放开!”石宏大低头亲了亲:“乖,昨晚弄得狠了,你又是第一次,赶紧好好休息吧,明天不是还要去学堂吗?”
于良吉看他没下一步动作,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不过他是不会道歉的!
谁让他昨晚那么可怕!
“现在三月份了,四月要带他们去考试的,这些日子就要加紧了。”于良吉老实了。
石宏大将人抱到怀里,好像抱着的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珍宝一样:“好,今年就看他们能不能有运气中了。”
“一定能!”于良吉在被窝里一握拳。
那些孩子都很刻苦,说实话,赶上他前世高考的时候了,而且他们不只看书,他们还习武,身体素质也非常好!
“嗯,一定能考中,给咱们村争光!”石宏大顺毛捋。
“他们都是最好的孩子,最好的学生。”于良吉吸了吸鼻子:“而且他们背负着很多人的希望。”
十八里铺的人真的对此很看重,每次路过学堂,就连嗓门最大的付二柱子家的,都会下意识的闭嘴,悄声而过。
忘了说,过年的时候,两家和好之后,付家强就不再去张家村的学堂上课了,而是改在了十八里铺的学堂。
这一进去不要紧,付家强在全学堂里都垫底!
无论是文还是武,现在连于宝宝就能轻松打倒他了!
当时给付二柱子家的差点气疯了!
因为为了跟于家互别苗头,他可没少给学堂的山长送礼,就是张云逸收的时候可痛快了,说的也好听,会好好教导付家强,结果呢?
连村里小学堂的孩子都比不过!
文,文比不过,武,武打不过!
全村人听说了,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于良吉就更是了!
教学水平,这东西差的也太多了吧?
于良吉就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们,知道,读书习武,是有好处的!
当初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没白喊,圣太祖毕生都是在为百姓考虑,但凡是能读书识字或武艺过人的,皆有免其纳粮的政策,越是往上考,免除赋税的田地越多。
若是他们真的考中了,别说轰动全村,全县城都得轰动!
“嗯,睡吧。”石宏大轻轻地拍着小于举人。
于良吉窝在石宏大的怀里,哽哽唧唧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白天虽然睡的也不少,可他还是很快入睡。
石宏大稀罕了一会儿,也抱着他入了睡,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呢!
第二天起来,俩人收拾了一番吃了早饭,带着礼物先去了车爷爷家。
毕竟是在车爷爷家迎的亲,以后就是当亲戚一样走动了,带着礼物来看看,也是认认门的意思。
车家当然热情接待了!
中午,甚至还留了一顿午饭。
没办法,车姥姥太热情了。
不过于良吉还是开了口:“要在您这里先预定五十只鹅雏,您给张罗一下。”
于家家禽里的鹅雏,这两年都是在车家这边预定孵化。
“行,好说,好说!”车姥姥笑靥如花。
老太太高兴着呢,做饭的是张艳红,车达当初真没取错,张艳红真的很能干,伺候二老也很尽心,一家人看着就其乐融融。
俩人陪着车爷爷说了会儿话,吃了饭之后,才起身告辞。
“以后就当亲戚一样处着。”车爷爷拍了拍车达:“等我们俩老骨头不在了,帮我们照看一下车达。”
“您二老长命百岁,还等着车达给您二老生娃子呢!”于良吉赶紧安慰一句。
说实话,他也不敢保证,二老已经七八十岁了。
在现在可能七十岁没什么,可在古代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二老一辈子操劳,要不是身体底子好,能不能活到这么大岁数还不一定呢。
“行,借您吉言!”车达赶紧笑呵呵的回应,他媳妇儿张春红,哦,以后就是车张氏了,也附言:“二老长命百岁。”
逗笑了二老,于良吉这才跟石宏大一起告辞离开车家。
下午回去睡了会儿觉,然后于良吉就跑去了学堂,正好赶上林杰他们也是午睡起来。
没得说,开始上课!
于良吉主要是开拓他们的眼光,让他们小事情不再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而是放眼天下,放眼全世界!
石宏大去了一趟县城,回来之后三天,有人送来了两辆马车,都是带着车厢,可以防风防雨的那种大车厢。
他直接给送到了学堂:“以后这两辆车子,就给赶考的人乘坐,马匹从我们家出。”
两辆车子挺大,里头扑上了毛毡,再放上半新不旧的被子,坐上去,一点都不颠簸,两边还有不少的小匣子,打开里头是可以固定的水壶和托盘,托盘上是一些糖果和干果点心。
“赶路的时候吃。”这是石宏大的解释。
“这个不错!”于良吉满意了。
他没乘坐过公交马车,但是原主经常在冬天的时候,学堂放假,乘坐公交马车回十八里铺。
记忆里,跟现代的公交车差不多,而且有点儿挤。
大人还好说,这八个可是半大少年,又是去赶考的,于良吉不想有一点意外发生,当然是自己家的马车最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