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命 下(100)
黄河堤岸坍塌,引致两岸无辜百姓死伤数百、流离失所之人上千一事,着实令沈无疾愧疚,否则以他个性,又怎会主动上书请罪。
这与赈灾一事又微妙区别,毕竟旱灾非他所为,而堤岸却是他亲自监督建成的。
可修建之时,沈无疾着实也是无奈。
在那之前,他一直在东厂做暗探,或做些抓捕之事,于官场深浅,是确实不太明白擅长。
曹国忠是有意提拔他,让他日后进司礼监,做得力臂膀,因此把他从东厂拎出来,让他试着独当一面。
再说这修堤一事,沈无疾去之前,以为这事儿很简单:不就是在当地雇用苦力,采买材料,然后修堤?能有什么别的?
哦,他倒是也知道,其中必然有些贪贿的事儿,比如雇苦力实则花了三万两,对朝廷报账三十万,材料采买三十万,报账一百万。
他没有想到的是,事儿远远比他想的更复杂。
工部向朝廷报账雇用苦力三十万两白银,下给当地衙门的是三万两,由当地衙门去雇人。
衙门也不专于此事,便扣下一万五千两,拿剩下一万五千两给当地及附近专修房屋、城墙之类的商人去雇苦力。
商人们为承得此项工程,其中不得请官衙大老爷们吃饭送礼?老爷们又能从中得一笔利。
好容易,大商人定下来了。
商人做事倒也快,拿了一万五千两,立刻组织起苦力们上工。
可惜,上到一半,商人忽然翻脸,想尽法子拖欠苦力劳资,说好的一日三餐也改为两餐,只有素,没有荤,一人二两杂米饭,一份红薯叶,一碗洗锅汤。
苦力们自然不干,便罢起工来,还闹去了官衙。
官衙不理。
苦力们商议过后,首先剔除沈无疾这曹国忠派来的必然是坏人的阉人,将工部官员当成青天大老爷,前去上告。
工部官员赶工期好回京报喜呢,见工程竟因此故停下,不由大怒,骂了官衙一顿。
官衙这边唯唯诺诺,那边叫来商人,大骂一场。
见那些苦力不知好歹,有饭吃还不知感恩,竟还敢去京官老爷面前告状,商人也极为气愤,非出这口恶气不可!
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对这些苦力分而化之,许诺给一些人,让他们将那些领头闹事的赶走,那么,原本那些人该得的钱,就一并给他们。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商人的计策成了,出了这口恶气。
他便给了本来就该是这么多的工钱和待遇给剩下来的一半人,让他们赶着工部催促的工期,继续修河堤。
沈无疾得知此事,有些担忧,特意找来工部商议,是否要放缓工期,或者再多招些苦力来做事,否则如此仓促之下,恐怕质量不好。
工部却百般拒绝。
于工部而言,工期是绝不能缓的,否则叫皇上看见了,要说他们无能。
吏部年度审核评定百官功绩的时候也要到了,若在那之前不能完成这样一个大功绩,轻则,工部来年一整年抬不起头,重则,说不定还要罚工部上下的月俸年奖,甚至于降官。
至于采买材料,亦是大同小异。
最终采买到的是些什么玩意儿,就不得而知。
倒是合作采买的那些商人,大家都彼此认识,不是这个的亲戚,就是那个的朋友。
其中更叫沈无疾无语的是,七七八八漏下来的这点子钱采买筑堤材料尚且还吃紧呢,却还有人提出要在堤岸两旁建柳荫道花圃等优美环境……
优美环境是可以,可也得是在钱财充裕的时候啊。
这些人这时候提这事,无非是因为他们的亲戚朋友不卖修堤的材料,而是卖修花圃荫道的东西。
最令沈无疾瞪眼的是,堤还没修完,堤旁的花圃柳荫道倒是修好了。这还不算,在堤修好前,官衙里有人说这柳荫道和花圃里的花不适应当地气候,就把好端端的花草树木全给拔了,换了新的一批。
——自然,两批的钱都是早早就结清了的。
官府怎能欠商贾的帐呢?
作者有话要说:工部有在考虑火烧都察院。
第242章
那些人自然少不了孝敬曹国忠和沈无疾的份子。
曹国忠欣然笑纳, 也让沈无疾欣然笑纳。
而沈无疾私下对他禀明的其间种种, 就此没有下文。
沈无疾从曹国忠的态度中, 领会到了许多的事情。
……
听完,洛金玉道:“你本也该秉直上书陈言此事的。”
沈无疾流露黯然之色, 低声道:“那时不比如今……曹贼把持朝政,蒙蔽圣上, 咱家说到底, 也只是他一个马前卒子。且小不忍则乱大谋, 咱家若非卧薪尝胆,扮得与他臭味相投, 又哪有后来得他信任, 将他扳倒。”
他说到此处, 自然也有刻意,故作振奋起来,昂首道, “咱家忠肝义胆,腆为社稷,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今日竟被宵小之辈拿这些陈年旧事来揭短,呵呵,咱家毫不为惧!”
“……”洛金玉懒理他这作态,默然白了他一眼。
洛金玉亦知当年沈无疾的为难之处,可无论如何, 这事儿,沈无疾总归是做了。
“那次修堤,你共收受了多少钱银?”洛金玉公事公办地问询。
沈无疾略一回想,坦然道:“前后大约十万两白银。”
洛金玉皱眉,又问:“这笔贿银后来去了哪儿?被你存入钱庄了吗?”
“本来是。”沈无疾沉默片刻,接着道,“后来不到半年,堤岸冲垮,死伤那么多人,朝廷虽拨了赈灾款项,可……呵呵。咱家便匿名将那笔钱银托了人,采买粮食,搭建帐篷,发放钱银,暂且安顿安抚那些流民与遇难人的家人。”
洛金玉一怔:“从未听你提起过。”
“嗐,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若非你问,咱家早不记得了。”沈无疾别开眼去,不好意思看他。
以沈无疾之性情,路上扶了一把老人家都巴不得敲锣打鼓、公布天下,好叫别人来赞他善良近人。尤其是对着洛金玉,那更是巴不得连府里干儿子西风长高了些,都算是他沈无疾的功劳。
可这事儿,沈无疾从未提过,他甚至巴不得自己早点忘光。
他一点也不想记起那些无辜惨死之民。
他自认也非洛金玉这等贤良清臣,他甚至自认弄权之辈,可他终究无法让自己坦然地面对这么赤裸裸的邪恶。
那些人太贪婪了,也太“无畏”了。
他们贪的不是白花花的钱银,而是活生生的命!
自古以来黄河水灾泛滥,两岸百姓苦不堪言,修河堤于这些人而言,是救命。
可于那些官商而言,却与任何一次敛财都没有差别。
哦,本也是没什么差别。
往往其他赈灾银也是这么贪的。
沈无疾分得了十万两雪花银,这是他第一次摸着这么多的属于自己的银子。
可他摸得并不安心,他觉得恶心,觉得心虚。
他早不该有良心这玩意儿了,可他忽然就良心不安起来。
后来堤岸坍塌的消息传来京城,沈无疾恍然。
……
洛金玉是奉了圣谕领都察院钦办沈无疾一案,因此都察院虽对他不满,面上仍大转了样儿,专门在院里替他辟了一间屋子办公。
洛金玉从牢中回来都察院,对着众人道:“我问询沈无疾的全程字字句句,皆依法记录了,是都察院的文书总管亲记,我只看过一遍,盖章印证,便当场由他亲自封蜡,诸位可以依照程序开封查看。”
他说完,跟在身后那都察院文书便上前来,恭恭敬敬地将装有文书记录的信封呈给为首的右佥都御史——自那日在沈府门前挑衅不成,左佥都御史自觉丢人,当天回家便传来消息,说是一病不起,休假了。
如今由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助洛金玉办案。
右佥都御史接过来,并不急着看,微笑着道:“照程序,这还得请左都御史大人批准,方能当着他的面拆封,以示公正。左都御史大人赶巧不在院中,待他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