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太子殿下 上(70)
天乾帝没觉得这题目有什么不好, 可是萧弘皱眉, 想必并不容易,院试是一天的答卷时间,今日临场时间短暂,的确为难这个孩子, 于是便道:“以此做题, 一个时辰可够?”
天乾帝的话让众位大人顿时皱眉,如今已是巳时两刻, 加上一个时辰的作答时间,还有评阅,回府, 怕是得未时才用得上午膳。
早晨都是天不亮起床,胡乱吃了些垫垫肚子便来上朝,这一早上站下来,本就又累又饿,再拖延,身体吃不消呀。
大臣有心反对,可想想却无正当理由,毕竟一场考试就算两个时辰也是应当的。
这个时候从头至尾没参与议论的大臣,便对那些质疑贺惜朝舞弊的官员不满了。
大皇子说的对啊,好好的,没有证据全靠猜疑,凭什么重考?
再说,他们吃不上饭,这孩子也吃不了,还得绞尽脑汁做题,要是考得不甚理想,似乎也情有可原。
大臣们窃窃私语中裹着这股怨念和同情,大多都感受到了。
内阁学士之中,有人对谢阁老说:“谢大人,虽说再多一个时辰也是应当,可大臣之中毕竟年老者不少,您看……”
谢阁老抚着短须,合眼微眯,贺惜朝的文章他也看了上百篇了,此题并无难处。可是就因为看的多了,便能瞧出这孩子骨子里的离经叛逆,于此题正好背道而驰,一个时辰怕还真不够。
他正准备出列,然而贺惜朝却说:“谢皇上,不过无需那么久,半个时辰够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人吃了一惊。
谢阁老迈出去的一只脚缩了回来,却皱眉看向贺惜朝。
小子狂妄!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就连天乾帝也是面露惊愕,“半个时辰?”
贺惜朝微微一笑,“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大臣们都是一早上朝,为了惜朝这点小事拖到现在,学生心里很是愧疚。”
“你可要想要了,做不出院试卷子的水平,就是你话说的再好听,也是无用。”御史大夫提醒道。
贺惜朝转过头看他,清澈透亮的眸子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一字一句道:“大人,学生说了,半个时辰,足矣。”接着他面朝天乾帝,躬身行礼,“皇上,开始吧。”
贺惜朝给砚台里加了清水,执起条墨,不缓不急地开始研磨。
他手法很漂亮,轻缓有序,腕正身直,目光认真而专注。
礼部侍郎看着,微微颔首,他想起考场上的贺惜朝也是如此的淡定,周身透露着一个稳字。
不管最后考得如何,便是此刻的气度,也让人对他充满了信心。
半个时辰,放后世便是一个小时,高考语文最后的作文时间一般45分钟,尽够了。
贺惜朝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研磨,而在十分钟的时间里,一篇千字的作文已经构思完毕。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出这个题目的意图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谭明遵循古制旧章的好处,儒家文化之一,谈及祖制祖训,必然崇尚仰慕,一切文章开端便是“先贤”“先圣”之言,就如当今大齐朝已经经历几代,可开国太祖之言依旧为后代皇帝所遵,可见尊崇至深,若是偏离其轨,必然遭受责难质疑。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遵循古制即便会犯与先贤同样的错误,可毕竟有先人的解决办法可依,借鉴或照办便是,极利于稳定,不至于因为“推陈出新”引来让人无措的灾难。再者“先圣”“先贤”深谙世道,因为经历过动荡,考虑问题较为详细深刻,知道矛盾所在,故而不管是立法还是制定章规,总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利于稳固统治,自然受后世推崇。
谭述了这些,将好处一一罗列起来,再举几个例子,最后来一个歌颂大齐,赞美旧制的结尾,这篇文章就这么完成了。
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孔孟先圣为世人准则的时代,这篇文章不会出错,加上文笔用词,典故加成,可以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今日便可以用此给出个交代。
可是贺惜朝不想这样。
且不论他告诉萧弘,也是一直在传述的理念便是务实求新,就是天乾帝,他也想试试。
他在宫中三年,虽然没有怎么直接接触过天乾帝,可这位年富力壮的帝王心胸开阔,每日勤政不怠,从萧弘、谢三或是魏国公及谢阁老依稀言语之中,他可以感觉到这位天乾帝是想要一番大作为的。
他似乎并不满足于人们歌颂中的开国盛世,因为壮年,他还想要更上一层,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而一味地遵循古制,成就最多复制,却无可超越。
甚至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开国初始还未显现的问题,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到了现在,有些弊端苛漏已经不是单单用祖制就能捂住了。
天乾帝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业,最好的办法便是挣脱祖制的枷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时刻发现阻碍国家发展的矛盾,解决矛盾才是真正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可是此积极想法光有帝王响应,若无百官跟从,甚至反对,也是灾难。
祖制虽然求稳,可也禁锢人的思想,造成懒于思考,得过且过的惰性。
四书五经选进士,光有嘴巴,没有脑子不在少数,从一开始便被孔孟戴上了思想枷锁,到后来挣脱者能有几人?有谁敢问孔,刺孟,发展新的学术?
太少了!
俯瞰泰和殿文武百官,有多少还在想着如何干实事,造福百姓,发展国家的问题?
一个新思维的提出,怕不是思索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完善试行,而是一竿子打死的有违祖制。
贺惜朝想到这里,笔根暂停,没有写下去。
这可是封建时代,如此标新立异怕不是收到嘉奖,而是以大不敬先祖的名义给予地牢的待遇。
他皱起了眉头,然后将跨时代的话给划了去。
众人只看奋笔疾书的贺惜朝忽然停下笔,面露出难色。
也是,这题目对于一个九岁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一些,在场大臣有些挑眉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九岁的案首简直无稽之谈,还半个时辰足矣,肚里没墨,自然是够了。
萧弘有些不解,他不知道贺惜朝在犹豫什么,他问了时辰,便喊道:“惜朝,还有一盏茶的时间。”
贺惜朝微微抬起头,眼眸一眯,然后拿过边上空白的答卷纸,然后以更加清晰整洁的字迹重新抄誉。
当黄公公喊一声:“时辰到。”贺惜朝瞬间停下了笔,他站起来,双手恭敬地执起卷子,微低头递交给收卷的黄公公。
然后离开座位,走到丹陛之下,听候。
他的脸上一片淡然,仿佛此后之事与他无关。
只有看到萧弘关切的目光时,他才轻轻点了头。
萧弘顿时放下心来。
第61章 李家来人
时间有限, 这篇文字篇幅不会很长,天乾帝一会儿便能看完。
可是并没有, 他看得很仔细,脸上甚至露出惊讶来, 最后变为了沉思。
天乾帝垂眸, 看着下方的身姿站得笔直的贺惜朝, 心中之惊喜和复杂, 难以言表。
底下的大臣都直着脑袋看着天乾帝,就是事不关己的武官都好奇这孩子是否名副其实,都在等帝王一个结论。
“游卿,题目是你出的, 你自己看看吧。”
天乾帝没有评判,而是将这篇文让黄公公递给了御使大夫, 并再次道:“游卿看完了便传一传, 都瞧瞧,朕不评价,等诸位爱卿都看完了,再来评一评。”
御使大夫从天乾帝让他来看文, 而不是直接甩给魏国公或者大皇子时, 便知道答案如何。
可就是如此,当他看到这张答卷的时候, 还是惊诧不已,若不是亲眼看着贺惜朝一字一句地写下来,若题目不是他随性而作, 他真的不敢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写出这样一篇文章。
他仔仔细细读了两遍,旁边的大臣实在好奇,忍不住道:“游大人,可否让下官一观?”
御史大夫将卷子给了他,然后面容复杂地看向殿中站立的贺惜朝,只见后者朝他微微颔首,接着弯唇露出一个微笑,彬彬有礼,并无得意之色。
卷子在文官之列中传阅,所到之处虽无声响,可在彼此眼神之中便可找到答案,纷纷惊叹地看向殿中的孩童。
“你们那边看完了吧,那就传这儿来,陪着站了近一个时辰,也让我们看看。”武官们朝这里喊着。
谢阁老手握着卷子,大概是贺惜朝风格的卷子看得多了,瞧得很快,到了末尾,微微摇头,“还是胆大了些。”
他听到对面喊声,忍不住失笑,便亲自送过去。
武官只要不是世家出身,识字读墨的本事欠缺了一些,有的连奏报都是军师写的,不过架不住想看热闹。
他们瞧不出门道,只是看看这字迹就知道那孩子学问甩了他们好几条街,稍微有点墨水的勉强能读懂,周围一解释,顿时恍然大悟。
厉害啊,九岁能写成这样,真不容易,要是搁他们身上,上阵杀敌都比写这种伤脑筋的文章轻松一些。
魏国公看着,心下微微感慨,他没见过贺惜朝的文章,这小子藏得深,书房夏荷也管得严,从未有张带墨的纸张流出,是以并不知道贺惜朝那案首之才究竟到了何种地步,如今看来,此子就是为了科举而生。
“国公爷,下官羡慕呀!”边上的官员低声恭贺道。
魏国公只能谦逊地一笑。
卷子依旧传看着,而天乾帝则唤了一声:“游卿,可有话说。”
御使大夫深吸一口气,出列,恭敬行礼道:“皇上,臣……若非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可如今,只得道一声庸才碌碌,井底之蛙不知天上星耀闪烁。臣眼界所限,惭愧。”
“其余爱卿呢,可有异议?”
所有的大臣摇了摇头,谢阁老道:“皇上,无需多问,贺惜朝当为院试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