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外面游历二十余年,最近刚刚回到邑涞书院,教物华一课。
既然有专业人士,郁徵便写信去请教。
他的信写得很诚恳,还附上了报酬,丽物实回信也很快。
郦物实说道,可能某个地方的水藻多,这种小鱼特别喜欢吃水藻,肚里的油水足,所以拉出来的粪便也乌黑油亮。
若是给它换一条没有水藻的河,它的粪便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换一种鱼来吃水藻,得到粪便也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问题可能不在鱼上,而在于水藻之上。
郁徵若想知道为什么,不妨好好查查那水藻。
郁徵之前从来没想到水藻上,这么一想,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最可能的答案。
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地里和水里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藻类,他却知道,不仅知道,还对这些藻类有一定了解。
他只是一时没想到那里去。
郁徵马上让人把相关的河水和河泥装回来,打算仔细研究。
他能感觉到植物的生长,如果河水和河泥里有相关的藻类,他应该能感觉到。
郁徵亲口下令,很快,相关的河水和河泥就送到了他的桌上。
送过来的河水没什么特别,跟普通的河水一样,都呈一种黄绿色,顶多比普通的河水要浑浊一些。
他们这个地方处于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比较大,河水本身就比较浑浊,肉眼看很难分出来不同河水之间的差别。
至于河泥——
河泥更是黑褐色,别说里面有肉眼看不见的水藻,就算里面真的长了什么植物,他们也很难在泥里发现相关植物的踪迹。
郁徵还是通过术法,才感觉出来里面真的有水藻。
他又让人去生活着拉普通粪便的鱼的鱼塘采样。
采样回来的结果不出他所料,里面的水干干净净,泥也干干净净,没有了那种特别的植物。
郁徵大感惊奇,原来真的是鱼肠道内的菌种和藻类起了反应的缘故,没想到最后还是科学揭开了谜底。
他立刻让人采样回来,还在院子里养了一缸那种小鱼。
这种小鱼名字叫圆黄鱼,郁徵没给这种小鱼起名字,是分到了鱼的百姓根据鱼的特征给鱼起了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还挺贴切,慢慢就叫开来了。
圆黄鱼壮实好养活,对环境也不挑,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它基本都能成活。
郁徵在院子里养了十大缸鱼,养鱼的水和泥各有来头,有特别清澈的高山瀑布水,也有特别浑浊的村口池塘水。
最后他发现比较浑的水养出来的鱼比较好。
可能因为比较浑浊的水里营养物质比较多,培育出来的藻类也多余的食物充足。
它们的食物比较多,自然长得比较好。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郁徵试图在各个水缸里培养那种神秘的藻类。
他对水藻没什么了解,培育的时候采取最笨的办法,那就是在没有水藻的缸里舀入带水藻的水,让它们在水缸里自由生长。
郁徵知道水藻生长最重要的就是光合作用,他一般将水缸搬到太阳底下晒,但是不至于暴晒。
养了一阵子,最后他发现晒太阳的水藻生长得比不晒太阳的要好,然而长得最好的水藻需要肥料。
普普通通的农家肥就可以,但不能放太多。
这些水藻不怎么挑剔,它们喜欢生长在水流的流动性不那么强的地方,还喜欢晒太阳。
郁徵怕这些水藻大规模爆发会侵占其他生物的生长空间,在用水缸做完实验后,他将水藻带到几个封闭的池塘里,用池塘做实验。
这些水藻其实还挺脆弱,很多鱼类也会以这种水藻为食。
当他想灭杀一口鱼塘的水藻时,只需要撒一点石灰粉,一整个池塘的水藻都会全部失活。
等确定这些水藻哪怕流到自然水域里,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后,郁徵进一步做以水藻养鱼的实验。
有些植物的毒素会积攒在动物体内,随着动物的转移而转移。
他要确定,圆黄鱼哪怕吃了这种水藻,也不会变成有毒的鱼类,然后才可能将这种水藻大规模推广。
这一套实验下来,差不多花了郁徵两个月的时间。
在养殖圆黄鱼的过程中,他发现圆黄鱼确实长得很快,两个月平均长了一斤二两,这还是在没有投喂饲料的情况下。
养这鱼比养鸡鸭划算多了。
郦物实一直在关注着圆黄鱼和水藻的消息,两人也时常通信,交流一下对养鱼的看法。
郁徵关于鱼体内毒素会累积的想法让郦物实感觉到非常震惊:“殿下怎么会有这么个想法,是先前看到过什么例子么?”
郁徵道:“之前在某类书籍上看到过,说某种螺本来无毒,后来生活在特定的海域,吃了带毒的水藻,渐渐就变成有毒了。”
郦物实:“有趣。草民还是第一次听这个说法,待著书时,定要将这个说法记录进书里。”
郁徵笑:“郦先生尽管记录便是。”
郦物实又问:“这圆黄鱼的事,草民也能记录到书里么?”
圆黄鱼关系到邑涞郡的民生。
郁徵又是邑涞郡的郡王。
郦物实担心他不愿意将这种养鱼的办法传到外面去,问完话后一直盯着他的脸色,就怕他反对。
郁徵大方地表示:“先生尽管记就是。民生多艰,百姓若能多一种鱼吃,也是好事。”
郦物实惊喜地拱手:“殿下大善。”
第61章 惊闻
郁徵令人将圆黄鱼吃水藻能产生肥料的消息传出去, 并让各地的农官指导百姓养殖圆黄鱼与水藻。
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非常有效,邑涞郡各县渐渐流行起了挖水塘养圆黄鱼。
养殖圆黄鱼的池塘不必挖在田里,山上能养, 屋前能养,无论什么犄角旮旯, 只要能引到水就能挖池塘。
这点很令人心动。
百姓与养猪一般,在耕种的间隙挖了水塘, 引种水藻, 打草养鱼。
不过月余, 郁徵实际控制的县里,十家有七家都养起了圆黄鱼。
有些人家为了多养些水藻,还会专门用口大水缸, 直接在院子里养。
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养水藻的效率还挺高。
郁徵渐渐发现,鱼粪之所以能变成肥料,应该是水藻调节过圆黄鱼的肠道菌群, 某些肠道菌群有特殊的发酵效果, 能将特定的水藻发酵成肥料。
这样的话,鱼只要吃水藻就能产生肥料, 量少一点也没关系。
这个时代种田最缺农药与肥料, 肥料问题得以解决后, 无论是良田还是贫田,都能种出不错的东西。
当然, 这个不错是相对于本地的现状而言。
这个时代因为农业技术水平相对低下, 种子形状不够优良, 肥料、农药等不足的原因,水稻等亩产三百斤就算高产, 与后世那种亩产千斤的情况完全不能比。
现在有了肥料,去年新开垦出来的贫瘠土地也能产出不错的粮食,好些百姓家中可耕种的土地一下多了不少。
百姓有了奔头,自然愿意往农田里下力气。
许多家里贫困的乡民,还特地多借了些种子,打算趁着有田有肥,多出点力,早日翻身。
各县近来的风气非常好。
郁徵出去巡视的时候,能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劳作的农人。
农人们也不光是干那些枯燥繁重的农活,他们会边干活边聊天,灵巧一点的会唱山歌与唱诗。
郁徵对诗乐不了解,郡王府内的戏班子也因为没有银钱的缘故,从未建起过,他也是第一回知道,原来邑涞这地界的民歌那么丰富。
上一篇:七零道系知青
下一篇:小兔狲对它的尾巴很满意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